缅怀|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詹庚西逝世,享年85岁 讣 告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詹庚西先生因病抢救无效,于2025年6月13日22:12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詹庚西先生于1941年出生,河南开封市人,195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叶浅予、李可染、李苦禅、田世光、郭味蕖诸家。1979年再度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研究生班,成为李苦禅、田世光的研究生。詹庚西先生在中国画领域造诣精深,继承传统之精髓,又具时代之新意,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貌。 专题报道 2025年06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105 浏览
李岗发言: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在京开幕 李岗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导师,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肩负承上启下的使命,共同传承中国国家画院的优良传统,将前辈们的艺术精髓和教学经验发扬光大,还要紧跟时代步伐,勇于站在潮头,与学员们一起奋进。前辈导师的提灯引路与求学者的求索奋进,共同见证着中国国家画院教学精神的传承谱系。众多地方美术骨干、机构管理者在此淬炼成长,印证着中国国家画院作为中国美术教育重要实践平台的价值。导师不仅是技艺传 专题报道 2025年04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167 浏览
曾来德发言: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在京开幕 曾来德以“创业艰难百战多”为题回忆了中国国家画院初创时期的发展历程以及为建构教学体系进行的诸多探索。他分享了组织首届学员赴四川巴中写生,以及组建中国国家画院教学导师团队的实践,并表示,教学工作的开展为中国国家画院的繁荣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为全国各个美术专业机构培育、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和中坚力量。导师工作室的每一位导师,用心对每一位学员从人格、技术、学术等全方面进行引导和培育,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如今, 专题报道 2025年04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171 浏览
【成都画院专职画家 李猛 与嘉宾交流实践经验】院风——2025年成都画院专职艺术家作品展 李猛:我的艺术理念源于对"设计之美"的深刻认知。早年目睹园林工人修剪花草时顿悟:自然之美需经人工提炼方能升华,这种认知颠覆了传统写生观念。中国绘画中梅枝以曲为美的范式印证了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法则,正如苏式园林通过空间重构实现艺术升华。为践行理念,我选择川西园林为载体创作《寻梦三苏祠》,试图弥合写生与创作的割裂状态。但当前作品仍存在完成度不足、语言体系未贯通等问题,期待各位专家对创作路径与表现手法给 专题报道 2025年04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00 浏览
燕东升致辞: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在京开幕 燕东升在致辞中对中国国家画院的教学工作表示肯定。他谈道:“20年来,中国国家画院的教学成果斐然,始终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秉持‘因材施教、高端起步、技道并进’的理念,融汇传统师承与现代教育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在业内乃至社会各界享有良好声誉。我们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把好意识形态关,多年来的开学第一课都是由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 专题报道 2025年04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204 浏览
常朝晖发言: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在京开幕 常朝晖作为2004年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高研班的首届学员向诸位导师表示敬意和感谢,他谈道:“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全国画院系统的引领标杆,既是新时代美术创作的国家队,更是地方画院建设和区域美术创作的风向标。此次展览的集中呈现,见证了一代代艺术人才在这里起步、淬炼、腾飞,逐步成长为遍布全国的美术界中流砥柱,在不同区域与领域中担负艺术发展的重任。这不仅印证了中国国家画院教育理念的前瞻性与生命力,更彰显出其 专题报道 2025年04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208 浏览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 黄宗贤】院风——2025年成都画院专职艺术家作品展 看了整个展览有几个印象,首先是展览形式有创新意义,以"擂台展"形式集中呈现成都画院专职艺术家近年来创作成果,建立院内学术交流机制,通过作品汇报推动艺术家的专业成长。其次从社会价值实现维度,突破体制内封,构建艺术家交流新平台;履行公立画院责任,向公众系统展示创作动向与艺术成果;探索中国特有艺术体制的发展路径,强化文化担当意识。然后是艺术家的年轻化和高水准,成都画院参展的职艺术家,队伍整齐、水平均衡, 专题报道 2025年04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11 浏览
【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原副院长 魏学峰】院风——2025年成都画院专职艺术家作品展 一、展览核心亮点,整体性与学术性突破。首次以集体成果形式集中呈现成都画院创作风貌,打破以往碎片化展示模式,体现画家群体在艺术语言、文化思考上的深度探索。创作态度与开放性,所有作品均展现严肃创作态度,题材表现带有明确思想性而非惯性思维;展览包容多元风格,反映画家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个性化探索。二、学术引导作用,通过展览暴露画家个体在艺术把控、文化调性上的不足,专家与社会提供检验机会,理论界专家从艺术发 专题报道 2025年04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17 浏览
【成都画院专职画家 卢贞】院风——2025年成都画院专职艺术家作品展 非常高兴各位老师来看我们的展览。听了各位老师对作品的解读,我有一个非常大的体会,一直在思考,在文本信息解读,括在当下场域,我们怎么规划自己的创作路径?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反思性的问题,从现在的主题创作到宏大叙事,以人民性为导向,创作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或者以自我的审美感知为前提,寻找自己的精神原乡。我想这是需要根据自我的判断来衡量的,比如我的这幅作品《九歌》是源自于对人文意义上的解读,我就想用水墨的纯 专题报道 2025年04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20 浏览
邱雷发言: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在京开幕 邱雷回顾了中国国家画院开创性地建立导师工作室制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历程,并谈道,本次教学回顾展自2月份开始面向历届导师工作室全体导师和学员进行作品征集,得到了积极反馈,共有百余位导师参加了此次展览;收到学员投稿作品千余件,经过专家评审组的初评、复评,最终甄选学员作品近400件。此次展览分为三个展区,清晰展现了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的师承脉络和发展演变,集中陈列了历年导师工作室授课 专题报道 2025年04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22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