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陈明|“中流砥柱——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美术作品展”座谈会举办

陈明(主持人、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报》总编辑):在主题性美术创作领域中,抗战主题美术创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抗战主题美术创作的对象是中国人民抗战的历史,这是一部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相交织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斗争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是永不磨灭的国家记忆。本次展览以“中流砥柱”为主题,汇聚了全国300余位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近341件艺术精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

王镛|“中流砥柱——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美术作品展”座谈会举办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今天再次仔细观看展览,尤其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新创作的一批作品,深感艺术家们投入了深厚的爱国情感。尽管部分作品因时间紧迫略显仓促,但在视觉表达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值得充分肯定。此次展览在艺术门类上突破传统,不仅涵盖中国画、油画,而且版画尤为突出。多位老中青版画家的作品兼具力度与感染力,令人印象深刻。中国画创作也展现出丰富风格,不

孔紫|“中流砥柱——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美术作品展”座谈会举办

孔紫(中国女画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作为中国国家画院的画家,我认为画院近年来在重大历史节点上的主题创作反应及时、组织有力,充分体现了国家级艺术机构的责任与担当。这次“中流砥柱”展览尤其成功,不仅因为大家创作态度认真,更在于展览策划上的突破——通过向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机构借展,汇集了大量老一辈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同时邀请部队和地方资深画家参与,使展览兼具学术深度与历史厚度。特别

缅怀|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詹庚西逝世,享年85岁

讣 告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詹庚西先生因病抢救无效,于2025年6月13日22:12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詹庚西先生于1941年出生,河南开封市人,195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叶浅予、李可染、李苦禅、田世光、郭味蕖诸家。1979年再度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研究生班,成为李苦禅、田世光的研究生。詹庚西先生在中国画领域造诣精深,继承传统之精髓,又具时代之新意,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貌。

李岗发言: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在京开幕

李岗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导师,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肩负承上启下的使命,共同传承中国国家画院的优良传统,将前辈们的艺术精髓和教学经验发扬光大,还要紧跟时代步伐,勇于站在潮头,与学员们一起奋进。前辈导师的提灯引路与求学者的求索奋进,共同见证着中国国家画院教学精神的传承谱系。众多地方美术骨干、机构管理者在此淬炼成长,印证着中国国家画院作为中国美术教育重要实践平台的价值。导师不仅是技艺传

曾来德发言: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在京开幕

曾来德以“创业艰难百战多”为题回忆了中国国家画院初创时期的发展历程以及为建构教学体系进行的诸多探索。他分享了组织首届学员赴四川巴中写生,以及组建中国国家画院教学导师团队的实践,并表示,教学工作的开展为中国国家画院的繁荣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为全国各个美术专业机构培育、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和中坚力量。导师工作室的每一位导师,用心对每一位学员从人格、技术、学术等全方面进行引导和培育,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如今,

燕东升致辞: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在京开幕

燕东升在致辞中对中国国家画院的教学工作表示肯定。他谈道:“20年来,中国国家画院的教学成果斐然,始终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秉持‘因材施教、高端起步、技道并进’的理念,融汇传统师承与现代教育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在业内乃至社会各界享有良好声誉。我们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把好意识形态关,多年来的开学第一课都是由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

常朝晖发言: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在京开幕

常朝晖作为2004年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高研班的首届学员向诸位导师表示敬意和感谢,他谈道:“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全国画院系统的引领标杆,既是新时代美术创作的国家队,更是地方画院建设和区域美术创作的风向标。此次展览的集中呈现,见证了一代代艺术人才在这里起步、淬炼、腾飞,逐步成长为遍布全国的美术界中流砥柱,在不同区域与领域中担负艺术发展的重任。这不仅印证了中国国家画院教育理念的前瞻性与生命力,更彰显出其

【成都画院专职画家 李猛 与嘉宾交流实践经验】院风——2025年成都画院专职艺术家作品展

李猛:我的艺术理念源于对"设计之美"的深刻认知。早年目睹园林工人修剪花草时顿悟:自然之美需经人工提炼方能升华,这种认知颠覆了传统写生观念。中国绘画中梅枝以曲为美的范式印证了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法则,正如苏式园林通过空间重构实现艺术升华。为践行理念,我选择川西园林为载体创作《寻梦三苏祠》,试图弥合写生与创作的割裂状态。但当前作品仍存在完成度不足、语言体系未贯通等问题,期待各位专家对创作路径与表现手法给

邱雷发言: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在京开幕

邱雷回顾了中国国家画院开创性地建立导师工作室制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历程,并谈道,本次教学回顾展自2月份开始面向历届导师工作室全体导师和学员进行作品征集,得到了积极反馈,共有百余位导师参加了此次展览;收到学员投稿作品千余件,经过专家评审组的初评、复评,最终甄选学员作品近400件。此次展览分为三个展区,清晰展现了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的师承脉络和发展演变,集中陈列了历年导师工作室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