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世界旅游联盟主席张旭:《言恭达书艺研究》首发座谈会纪要 张旭(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世界旅游联盟主席) 言先生一直是我十分喜爱,也是十分敬重的艺术家,每次看到他的书法作品,我都会驻足看上一会,来吸取营养。他无论是在书法创作、书法研究、书法教育,还是在社会慈善等方面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从言先生的书法作品能够看到他的那种人文追求、人文情怀。 言先生从研 书法 2024年12月27日 3521 点赞 325 评论 22005 浏览
【Qwen】致敬艺术评论者,未来如何推动艺术进步? 艺术评论者在艺术生态中扮演着“桥梁”与“催化剂”的关键角色——他们不仅是艺术作品的解读人,更是艺术观念的推动者、公众审美的引导者,以及艺术进步的重要助力。虽然艺术创作源于艺术家,但艺术评论者通过批判性思考、价值建构与公共对话,深刻影响着艺术的发展方向。以下是艺术评论者如何推动艺术进步的几个核心方式:一、提供深度解读,赋予作品意义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多义性和开放性,评论者的解读能帮助观众理解其背后的文化 专题报道 2025年08月26日 405 点赞 392 评论 10799 浏览
韩一作品《日照金山》——在雪域之巅,看见民族精神的光辉 韩一的《日照金山》,与总书记的西藏之行,在精神层面形成了深刻的共鸣。艺术中的“光”,是自然之光,更是信仰之光、希望之光;政治中的“光”,是政策之光,更是发展之光、团结之光。韩一的山水画作,以磅礴的气势与深邃的情感,描绘了西藏高原上那令人敬畏的自然奇观——当朝阳初升,金色光芒洒落于雪山之巅,整座山峰仿佛被点燃,熠熠生辉。这不仅是一幅写实的风景图,更是一曲献给雪域高原的壮丽诗篇,是艺术家对自然、信仰与 专题报道 2025年08月22日 235 点赞 102 评论 1195 浏览
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厅/局),各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处: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防止近现代珍贵文物流失,完善文物出境审核标准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办法》《文物出境审核标准》相关规定,我局研究修订了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研究制定了1911年后已故陶瓷、雕塑、扇子、织绣、玺印、烟壶 专题报道 2025年08月21日 542 点赞 351 评论 7435 浏览
吴东魁先生的这幅《牡丹图》展现了当代大写意花鸟画的雄浑气魄与时代精神 吴东魁先生的这幅《牡丹图》,以浓烈奔放的笔墨与大胆创新的色彩语言,展现了当代大写意花鸟画的雄浑气魄与时代精神。画面中,各色牡丹竞相绽放——紫红如霞、宝蓝似海、金黄耀目、素白如雪,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百花争春”图景。其构图不拘一格,枝干纵横交错,穿插有序,既有传统文人画的疏朗意境,又融入了现代视觉的张力与节奏感。吴东魁先生以“大笔挥洒、泼彩淋漓”著称,此作正是其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 专题报道 2025年08月21日 273 点赞 201 评论 4113 浏览
董其昌《琵琶行》行草书的书卷气”与“文人情”高度融合的典范 董其昌的行草书《琵琶行》是明代书法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杰作之一,不仅展现了其“淡雅秀逸、萧散自然”的个人风格,更以笔墨之韵生动诠释了白居易诗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悲慨。此作以行草书体写就,笔势流畅而富于节奏,墨色浓淡相宜,气脉贯通,堪称“书卷气”与“文人情”高度融合的典范。观其用笔,董其昌继承晋唐遗韵,尤得王羲之、颜真卿之神髓,线条清劲而不失柔韧,提按转折间如行云流水,从容不迫。其结字疏朗开阔, 专题报道 2025年08月21日 384 点赞 207 评论 4815 浏览
一场在纸上爆发的情绪风暴,是明代文人精神困顿与生命张力的墨色独白 徐渭的这幅《荷花图》看似寥寥数笔,实则暗藏惊雷——它不是一幅“画”荷的画,而是一场在纸上爆发的情绪风暴,是明代文人精神困顿与生命张力的墨色独白。我们常以“写意”来评价中国水墨,但徐渭的“写意”,早已超越了形似与神韵的范畴,进入一种近乎行为艺术的表达。他笔下的荷叶,浓墨泼洒,如破败的巨伞,边缘残缺、墨迹飞溅,仿佛被狂风撕扯过,又似心绪翻腾的印记。那片中心留白的莲叶,宛如一个巨大的伤口,墨线从中心迸发 专题报道 2025年08月20日 1 点赞 0 评论 3573 浏览
魏怀亮先生应邀参加“画说通州”南北艺术家采风写生作品展 湘见文艺新闻湖南8月19日讯(记者 新琳)魏怀亮应邀参加“画说通州”南北艺术家采风写生作品展,16日,“画说通州”南北艺术家采风写生作品展在通州区曹用平艺术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依托“南北群文一家亲”平台,共展出由北京、河北、南通三地12位著名画家创作的66幅精品力作,以自然景观、产业发展、现代农业、非遗传承等多元场景,展现了通州的“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山水一方情”。“画说通州”南北艺术家采风写生作 展览展示 2025年08月20日 315 点赞 201 评论 1144 浏览
希望颂——第九届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暨颁奖大会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隆重举行 2025年8月17日上午,由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与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希望颂——第九届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暨颁奖大会”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希望颂——第九届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自2024年12月正式启动,历经半年时间,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本次大展共征集作品近160万件,参与数量、规模之大、质量之高均超往届。经各省初评、全国组委会复评、终评,共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 展览展示 2025年08月19日 372 点赞 107 评论 4503 浏览
明朝狂人徐渭的水墨荷花“荷”你一起,好运“莲莲”! 这个夏天,荷花不再只是湖畔池中的静谧风景,更悄然走进了我们的日常,成为诗意生活的点睛之笔。捧一束清雅荷花漫步公园湖畔,随手一拍便是国风大片;携一捧“文气”十足的荷花花束,赠予亲友,传递清雅心意——荷花,正以全新的姿态绽放于城市街头、生活角落。 专题报道 2025年08月19日 392 点赞 201 评论 3839 浏览
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世界旅游联盟主席张旭:《言恭达书艺研究》首发座谈会纪要 张旭(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世界旅游联盟主席) 言先生一直是我十分喜爱,也是十分敬重的艺术家,每次看到他的书法作品,我都会驻足看上一会,来吸取营养。他无论是在书法创作、书法研究、书法教育,还是在社会慈善等方面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从言先生的书法作品能够看到他的那种人文追求、人文情怀。 言先生从研 书法 2024年12月27日 3521 点赞 325 评论 22005 浏览
【Qwen】致敬艺术评论者,未来如何推动艺术进步? 艺术评论者在艺术生态中扮演着“桥梁”与“催化剂”的关键角色——他们不仅是艺术作品的解读人,更是艺术观念的推动者、公众审美的引导者,以及艺术进步的重要助力。虽然艺术创作源于艺术家,但艺术评论者通过批判性思考、价值建构与公共对话,深刻影响着艺术的发展方向。以下是艺术评论者如何推动艺术进步的几个核心方式:一、提供深度解读,赋予作品意义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多义性和开放性,评论者的解读能帮助观众理解其背后的文化 专题报道 2025年08月26日 405 点赞 392 评论 10799 浏览
韩一作品《日照金山》——在雪域之巅,看见民族精神的光辉 韩一的《日照金山》,与总书记的西藏之行,在精神层面形成了深刻的共鸣。艺术中的“光”,是自然之光,更是信仰之光、希望之光;政治中的“光”,是政策之光,更是发展之光、团结之光。韩一的山水画作,以磅礴的气势与深邃的情感,描绘了西藏高原上那令人敬畏的自然奇观——当朝阳初升,金色光芒洒落于雪山之巅,整座山峰仿佛被点燃,熠熠生辉。这不仅是一幅写实的风景图,更是一曲献给雪域高原的壮丽诗篇,是艺术家对自然、信仰与 专题报道 2025年08月22日 235 点赞 102 评论 1195 浏览
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厅/局),各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处: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防止近现代珍贵文物流失,完善文物出境审核标准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办法》《文物出境审核标准》相关规定,我局研究修订了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研究制定了1911年后已故陶瓷、雕塑、扇子、织绣、玺印、烟壶 专题报道 2025年08月21日 542 点赞 351 评论 7435 浏览
吴东魁先生的这幅《牡丹图》展现了当代大写意花鸟画的雄浑气魄与时代精神 吴东魁先生的这幅《牡丹图》,以浓烈奔放的笔墨与大胆创新的色彩语言,展现了当代大写意花鸟画的雄浑气魄与时代精神。画面中,各色牡丹竞相绽放——紫红如霞、宝蓝似海、金黄耀目、素白如雪,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百花争春”图景。其构图不拘一格,枝干纵横交错,穿插有序,既有传统文人画的疏朗意境,又融入了现代视觉的张力与节奏感。吴东魁先生以“大笔挥洒、泼彩淋漓”著称,此作正是其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 专题报道 2025年08月21日 273 点赞 201 评论 4113 浏览
董其昌《琵琶行》行草书的书卷气”与“文人情”高度融合的典范 董其昌的行草书《琵琶行》是明代书法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杰作之一,不仅展现了其“淡雅秀逸、萧散自然”的个人风格,更以笔墨之韵生动诠释了白居易诗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悲慨。此作以行草书体写就,笔势流畅而富于节奏,墨色浓淡相宜,气脉贯通,堪称“书卷气”与“文人情”高度融合的典范。观其用笔,董其昌继承晋唐遗韵,尤得王羲之、颜真卿之神髓,线条清劲而不失柔韧,提按转折间如行云流水,从容不迫。其结字疏朗开阔, 专题报道 2025年08月21日 384 点赞 207 评论 4815 浏览
一场在纸上爆发的情绪风暴,是明代文人精神困顿与生命张力的墨色独白 徐渭的这幅《荷花图》看似寥寥数笔,实则暗藏惊雷——它不是一幅“画”荷的画,而是一场在纸上爆发的情绪风暴,是明代文人精神困顿与生命张力的墨色独白。我们常以“写意”来评价中国水墨,但徐渭的“写意”,早已超越了形似与神韵的范畴,进入一种近乎行为艺术的表达。他笔下的荷叶,浓墨泼洒,如破败的巨伞,边缘残缺、墨迹飞溅,仿佛被狂风撕扯过,又似心绪翻腾的印记。那片中心留白的莲叶,宛如一个巨大的伤口,墨线从中心迸发 专题报道 2025年08月20日 1 点赞 0 评论 3573 浏览
魏怀亮先生应邀参加“画说通州”南北艺术家采风写生作品展 湘见文艺新闻湖南8月19日讯(记者 新琳)魏怀亮应邀参加“画说通州”南北艺术家采风写生作品展,16日,“画说通州”南北艺术家采风写生作品展在通州区曹用平艺术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依托“南北群文一家亲”平台,共展出由北京、河北、南通三地12位著名画家创作的66幅精品力作,以自然景观、产业发展、现代农业、非遗传承等多元场景,展现了通州的“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山水一方情”。“画说通州”南北艺术家采风写生作 展览展示 2025年08月20日 315 点赞 201 评论 1144 浏览
希望颂——第九届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暨颁奖大会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隆重举行 2025年8月17日上午,由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与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希望颂——第九届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暨颁奖大会”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希望颂——第九届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自2024年12月正式启动,历经半年时间,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本次大展共征集作品近160万件,参与数量、规模之大、质量之高均超往届。经各省初评、全国组委会复评、终评,共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 展览展示 2025年08月19日 372 点赞 107 评论 4503 浏览
明朝狂人徐渭的水墨荷花“荷”你一起,好运“莲莲”! 这个夏天,荷花不再只是湖畔池中的静谧风景,更悄然走进了我们的日常,成为诗意生活的点睛之笔。捧一束清雅荷花漫步公园湖畔,随手一拍便是国风大片;携一捧“文气”十足的荷花花束,赠予亲友,传递清雅心意——荷花,正以全新的姿态绽放于城市街头、生活角落。 专题报道 2025年08月19日 392 点赞 201 评论 3839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