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阅读邵大箴先生,理解邵大箴先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恰恰是当代艺术群体和读者审美意识整体觉醒的体现。撇开他的艺术史论家身份,单以他的书法而言,当前大众对审美的认知,很多人还是容易被汉字的当代书写形态带入书法艺术的窠臼里面去;理解汉字书写,一方面是从书法艺术的维度,另一方面却可以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来切入。邵先生显然是属于后者。我也从不把先生当成玩弄技巧的书家来对待,而更看重他书写背后的人文精神,以及所涵盖的厚厚的思想情愫。先生笔墨中凸显出来的古有文人独抒性灵的传统,和所流露出的天性,是其艺术最为可贵之处……
邵大箴
邵大箴(1934年10月-2024年7月25日),出生于江苏镇江,著名美术史学家、评论家、书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主编。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兼《美术》月刊主编、《世界美术》杂志负责人,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第十届荣誉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著有《现代派美术浅议》《传统美术与现代派》《希腊罗马美术史》《欧洲绘画简史》(与夫人奚静之合著)等著作。
————
传统是个大宝库,继承传统主要是它的精神。至于技巧,道路非常宽广,可选择的东西非常多,跟现实生活的感受吻合,从传统中吸取、挪用的东西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就是好的。不一定强调一定要把传统学透了才能画好画,但一定要不断地向传统学习,一个画家对传统的认识深入了,经过艰苦探索,作品自然就有了传统的精神。传统是精神,也是手艺,手艺非常重要。中西方的传统画家在手艺上都是高手。画是通过手艺做出来的——通过眼睛的观察,脑和心灵的吸收,最后用手画出来。传统技艺决不能丟,在传统基础上还要探索新的手艺。吴冠中讲他首先是手艺人。确实,没有手头的功夫谈不上是真正的艺术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