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意大利足协主席格拉维纳致辞 | 光影同辉 美美与共—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艺术特展在罗马举办

意大利足协主席格拉维纳格拉维纳表示,意中两国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拥有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体育与艺术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体现了人类对美、对卓越的不懈追求。意中两国在体育领域有着广泛交流,在文化与艺术领域也存在深刻的共鸣。此次特展所呈现的不仅是历史的辉煌,更是两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希望此次特展成为一个良好的起点,给未来意中体育、艺术领域的合作带来更多启发。

李志权发言 | 画院文献展座谈会在中国国家画院召开

李志权发言李志权表示,成都画院正探索画院与美术馆合体后的发展路径,去年以“院风”展览梳理45年文献,今年已按中国国家画院要求报送2024年文献资料。他提及成都美术馆新馆年接待观众超550万人次,希望未来承办全国画院展,并携成都画院作品进京汇报,强化与中国国家画院的互动。

于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物画回望及其当代价值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物画回望及其当代价值思考于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人物画创作,塑造了不同时代的经典艺术形象和叙事情境。其间既有随社会价值判断而发生的观念变革,亦有画理画法层面的技法演进,具体呈现为其对历史语境与社会现实不断塑造、契合的进程中,在中国画本体语言层面完成笔墨程式的调适与人物造型形神观的衍变。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需要新的文艺作品,更需要适应时代社会的新的艺术表现样式。革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龚仁军】院风——2025年成都画院专职艺术家作品展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综合画种展区的成功举办,展现了成都画院与各单位的协作效能。成都画院的专职艺术家作为四川美术创作的中坚力量,凭借在全国美展中屡获殊荣的作品为四川赢得荣誉。画展中所有的作品都很关注时代生活,不管是国画还是油画,大家对人们生活的状态,注重描绘我们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们精神面貌发生的变化,这就是我们以小切口来描绘时代生活,这也就是主题性创作的要求。不仅有四川地域性的自然风光,也有四川一些重大

【成都画院专职画家 刘海涛】院风——2025年成都画院专职艺术家作品展

作为成都画院画家团队中的一员,能参与“院风”这次展览对我和同事们而言意义非凡。我们齐心协力精心准备和完善作品,也为这个展览展程重新思索创作了新作。所以“院风”这展览即展出了以前的代表作,又呈现了我们当下的新成果,再有策展人的精心设计与布置,比较全面的展示了我们的创作状态和艺术面貌。今天的研讨会尤为珍贵,感谢黄宗贤院长和魏学峰老师、姚思敏老师、龚仁军老师等前辈老师们的发言。老师们既给予了肯定,也提出

【成都画院专职画家 卢贞】院风——2025年成都画院专职艺术家作品展

非常高兴各位老师来看我们的展览。听了各位老师对作品的解读,我有一个非常大的体会,一直在思考,在文本信息解读,括在当下场域,我们怎么规划自己的创作路径?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反思性的问题,从现在的主题创作到宏大叙事,以人民性为导向,创作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或者以自我的审美感知为前提,寻找自己的精神原乡。我想这是需要根据自我的判断来衡量的,比如我的这幅作品《九歌》是源自于对人文意义上的解读,我就想用水墨的纯

张之军发言 | 画院文献展座谈会在中国国家画院召开

张之军发言张之军认为中国国家画院的全国调研与文献集编纂工作意义重大,将画院文献比作“艺术脉络”,强调其对画院长期发展的深层价值。他介绍河北画院“走太行”品牌活动已持续16年,建议中国国家画院在写生、展览活动中进一步强化地方画院参与度,提升全国画院系统的凝聚力。

沈尹默文化研究会会长沈长建先生一行到访北大书法所

2025年9月8日,教师节前夕,澳门沈尹默文化研究会会长、沈尹默先生之孙沈长建先生率团访问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北京大学书法所创所所长王岳川教授对代表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双方围绕沈尹默书法艺术的研究、展览、传播等合作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沈长建会长回顾了其祖父沈尹默先生,在五四前后在“北京大学书法研究会”工作中,以及其后在上海书法发展和领导中,在书法艺术、教育改

邱雷发言: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在京开幕

邱雷回顾了中国国家画院开创性地建立导师工作室制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历程,并谈道,本次教学回顾展自2月份开始面向历届导师工作室全体导师和学员进行作品征集,得到了积极反馈,共有百余位导师参加了此次展览;收到学员投稿作品千余件,经过专家评审组的初评、复评,最终甄选学员作品近400件。此次展览分为三个展区,清晰展现了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的师承脉络和发展演变,集中陈列了历年导师工作室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