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张之军发言 | 画院文献展座谈会在中国国家画院召开

张之军发言张之军认为中国国家画院的全国调研与文献集编纂工作意义重大,将画院文献比作“艺术脉络”,强调其对画院长期发展的深层价值。他介绍河北画院“走太行”品牌活动已持续16年,建议中国国家画院在写生、展览活动中进一步强化地方画院参与度,提升全国画院系统的凝聚力。

【成都画院专职画家 刘海涛】院风——2025年成都画院专职艺术家作品展

作为成都画院画家团队中的一员,能参与“院风”这次展览对我和同事们而言意义非凡。我们齐心协力精心准备和完善作品,也为这个展览展程重新思索创作了新作。所以“院风”这展览即展出了以前的代表作,又呈现了我们当下的新成果,再有策展人的精心设计与布置,比较全面的展示了我们的创作状态和艺术面貌。今天的研讨会尤为珍贵,感谢黄宗贤院长和魏学峰老师、姚思敏老师、龚仁军老师等前辈老师们的发言。老师们既给予了肯定,也提出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龚仁军】院风——2025年成都画院专职艺术家作品展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综合画种展区的成功举办,展现了成都画院与各单位的协作效能。成都画院的专职艺术家作为四川美术创作的中坚力量,凭借在全国美展中屡获殊荣的作品为四川赢得荣誉。画展中所有的作品都很关注时代生活,不管是国画还是油画,大家对人们生活的状态,注重描绘我们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们精神面貌发生的变化,这就是我们以小切口来描绘时代生活,这也就是主题性创作的要求。不仅有四川地域性的自然风光,也有四川一些重大

意大利足协主席格拉维纳致辞 | 光影同辉 美美与共—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艺术特展在罗马举办

意大利足协主席格拉维纳格拉维纳表示,意中两国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拥有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体育与艺术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体现了人类对美、对卓越的不懈追求。意中两国在体育领域有着广泛交流,在文化与艺术领域也存在深刻的共鸣。此次特展所呈现的不仅是历史的辉煌,更是两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希望此次特展成为一个良好的起点,给未来意中体育、艺术领域的合作带来更多启发。

李志权发言 | 画院文献展座谈会在中国国家画院召开

李志权发言李志权表示,成都画院正探索画院与美术馆合体后的发展路径,去年以“院风”展览梳理45年文献,今年已按中国国家画院要求报送2024年文献资料。他提及成都美术馆新馆年接待观众超550万人次,希望未来承办全国画院展,并携成都画院作品进京汇报,强化与中国国家画院的互动。

于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物画回望及其当代价值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物画回望及其当代价值思考于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人物画创作,塑造了不同时代的经典艺术形象和叙事情境。其间既有随社会价值判断而发生的观念变革,亦有画理画法层面的技法演进,具体呈现为其对历史语境与社会现实不断塑造、契合的进程中,在中国画本体语言层面完成笔墨程式的调适与人物造型形神观的衍变。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需要新的文艺作品,更需要适应时代社会的新的艺术表现样式。革

【成都画院原副院长 姚思敏】院风——2025年成都画院专职艺术家作品展

一、画院群体的年轻化与整齐性,成都画院专职画家以40-50岁中生代为主,处于创作成熟期,既无青涩新人,也无传统权威压制,形成“整齐且稳定”的创作梯队。这种群体结构在全国画院中罕见,为艺术探索提供了自由空间。依托成都市美术馆、专业策展团队及时代机遇,画家群体正处于“最佳创作窗口期”,具备作品展示与影响力提升的优质条件。二、创作现状的辩证观察,黄宗贤院长从全国美展高度肯定画展的“新鲜感”与整体性;我因

刘毅发言 | 画院文献展座谈会在中国国家画院召开

刘毅发言刘毅介绍,江苏省国画院正筹备建院70周年展览,已完成库房藏品系统梳理。他说道,江苏省国画院坚持傅抱石时期以来的写生传统,每年通过“盛世春光”展览推动创作,并以年鉴形式记录画院发展,未来期待与中国国家画院在文献活化与展览合作中深化交流。

张建京发言 | 画院文献展座谈会在中国国家画院召开

张建京发言张建京指出地市级画院存在创作功能弱化、归属不明确等问题,他认为中国国家画院推动的文献展重启了画院系统的联系。他建议通过项目申报强化画院创作活力,期待中国国家画院在人才培养、展览资源上给予地市级画院更多支持,提升基层画院的创作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