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厂新闻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文章
27
作品
0
评论
0
加入时间
8月前

李志国发言 | 画院文献展座谈会在中国国家画院召开

李志国发言李志国参与广州画院文献展筹备,认为该展通过历史文脉梳理增强了青年画家的归属感。他强调文献展不同于普通美术展,需系统整合文字、图片、批文等史料,未来将继续通过展览提升画院的学术影响力与城市文化代表性。

宋陆京发言 | 画院文献展座谈会在中国国家画院召开

宋陆京发言宋陆京分享广州画院文献展筹备历程,以“15天高效落地”诠释广东速度,感谢中国国家画院给予首展机会。他表示文献展对画院历史脉络、未来规划具有梳理作用,期待以展览为契机深化与全国画院的交流。同时他透露广州画院将持续推动“青苗计划”,强化青年人才培养与文献活化利用。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为全国画院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国家画院推动的文献展活动为全国画院提供了历史梳理与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致辞 | 光影同辉 美美与共—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艺术特展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慎海雄表示,中国和意大利都是拥有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伟大国家,文明交流互鉴从未间断。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意大利时说,“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为计”,道出了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宏伟的“时间观”。此次中意双方共同举办的艺术特展让两国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彼此辉映,这也是宏伟“时间观”的具象表达。在这里,艺术不只是技艺和审美,更是心灵相通、美美与共的

意大利教育部长瓦尔迪塔拉致辞 | 光影同辉 美美与共—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艺术特展在罗马举办

意大利教育部长瓦尔迪塔拉瓦尔迪塔拉说,近年来意中两国在文化、教育、体育、法律、影视等方面的多层次合作蓬勃发展,为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推动意中关系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次艺术特展在罗马举行,展现意中两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和艺术宝藏,激发意中两国人民对彼此历史文化的热情与向往。非常喜欢今天“光影同辉 美美与共”的活动主题,代表了中意两国文化相通,但又各有其独一无二的气韵。我们可以通过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贾桂德致辞 | 光影同辉 美美与共—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艺术特展在罗马举办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贾桂德贾桂德说,中意建交55年来始终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深化文化交流,加强政治、经贸和人文各领域合作,成为世界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典范。本次特展展出的200余件艺术精品,让两国根植于民间、传承于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跨越山海、呈于殿堂,相逢对话、美美与共,使意大利民众能够深入领略中国文化艺术风采,一窥真实、立体、多元的中国。期待中意携手同行,共同守护好人类

意大利足协主席格拉维纳致辞 | 光影同辉 美美与共—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艺术特展在罗马举办

意大利足协主席格拉维纳格拉维纳表示,意中两国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拥有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体育与艺术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体现了人类对美、对卓越的不懈追求。意中两国在体育领域有着广泛交流,在文化与艺术领域也存在深刻的共鸣。此次特展所呈现的不仅是历史的辉煌,更是两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希望此次特展成为一个良好的起点,给未来意中体育、艺术领域的合作带来更多启发。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致辞 | 光影同辉 美美与共—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艺术特展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刘万鸣感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意方携手举办艺术特展,为两国文化艺术交往再谱新曲。他说,中国书画艺术承载着中国人对自然、对生命的独特感悟与人文理想。在当代,中国艺术家既坚守传统笔墨精髓,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时代精神,让古老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这与意大利艺术传统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不谋而合,也为世界艺术多样性贡献了中国智慧。愿与意大利艺术界携手,以艺术之美架设文

展讯 | 灿若星河——画院(青年艺术家)优秀创作成果展览之海岱烟雨——刘晨光作品展

支持单位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报》社滨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滨州市沾化区委宣传部滨州市美术家协会滨州市沾化区文联申报单位滨州市美术馆展览时间2025年6月20日—6月24日集中观展时间2025年6月21日下午3点展览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前言何加林刘晨光的作品笔力劲健、墨色分明,其浓重的画面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山东味。作为一名青年画家,其作品所呈现出的地域特质,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