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厂新闻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文章
36
作品
0
评论
0
加入时间
9月前

卢禹舜作总结发言 | 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专家组赴辽宁调研指导

卢禹舜作总结发言卢禹舜指出,辽宁作为美术大省、强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美术史上影响深远、贡献卓著,其创作紧扣现实、服务时代,成果丰硕。此次查看的135件作品草图及3件实体作品整体成就显著,部分仍有提升空间,期待更高水平佳作。刘凤满主任全程陪同,高度重视,艺术家创作热情高、饱含真情。卢禹舜建议,画院创作力量可拓展至院外画家,全面展现辽宁创作水平;同时需加强人才队伍及后备力量培养,学习吴云华等老一辈艺术

刘凤满致欢迎词 | 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专家组赴辽宁调研指导

刘凤满致欢迎词刘凤满表示,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正全力推进全面振兴,“红色六地”精神始终激励着4200多万辽宁人民。辽宁省文化中心自2018年成立以来,在文化建设领域成果丰硕。他认为,此次“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既是汇聚全国艺术力量的盛会,更是美术工作者展现时代风貌的重要契机,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以全国视野整合资源,共绘新时代美术蓝图;二是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梳理老一辈经验,鼓励青年艺术家创新;三是搭

陶宏发言 | 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专家组赴辽宁调研指导

陶宏发言陶宏介绍,展览前身为“全国画院美术双年展”,第五届起更名,旨在打造与全国美展同等重要的画院系统展览。本届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国家画院、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广东画院、广州美术馆协办,经文化和旅游部获批,今年年初已向各省文旅厅下发“征稿启事”推进征评。展览预计展出约750件作品,含550件入选作品及200件特邀作品,入选作品较往届大幅缩减,入选难度提升,对作品质量要

陈鹏发言 | 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专家组赴辽宁调研指导

陈鹏发言陈鹏介绍,辽宁画院始建于1981年,是辽宁省唯一专门从事美术创作研究及人才培养的机构,历史上涌现出王冠、宋雨桂、广廷渤、赵华胜等大批优秀艺术家,作品题材广泛,老艺术家至今仍积极贡献力量。多年来,辽宁画院在中国国家画院引领下,秉承现实主义传统,立足北方,汲取老一辈经验,坚持守正创新。2018年底机构改革后,辽宁画院与辽宁美术馆合并,成为多功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近年来,在中国国家画院指导下,

林容生发言 | 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专家组赴山西调研指导

林容生发言林容生认为,山西青年画家普遍表现出思维活跃、形式多样的创作状态,作品兼具探索精神与创造意识。本次观摩的作品主题贴近生活,细节来自真实体验,几乎没有套路化、程式化的弊病。然而形式的完成度仍需打磨:画面构图、色彩节奏、形象塑造尚显生涩。尤其当国画家借鉴其他画种语言、实验新材料新技法时,容易与传统笔墨脱节,导致中国画语境的缺失。因此下一步必须在构建个人语言系统的同时,深度研究笔性、墨法、水法。

曹新林发言 | 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专家组赴山西调研指导

曹新林发言曹新林认为,中国油画当下确实面临着很多问题,我们要追寻探讨其中原因。艺术家们曾经创作了一批富有中国味的经典作品,比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融入敦煌壁画的东方审美,罗工柳的《地道战》画出了中国农村的独特氛围,胡一川作品同样饱含民族特质。他们或深研本土艺术,或流露天然真情,都彰显着“中国味”。如今很多艺术家的创作不再是为了艺术本身的发展与自我的表达,偏离了艺术本身。而艺术创作需要理想主义与纯粹

张楠发言 | 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专家组赴山西调研指导

张楠发言张楠详细介绍了征稿的核心要求,面向全国画院系统广泛征集作品,并特邀65周岁以上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老艺术家参展,展览将分两个阶段推进,首展定于11月底或12月初在广州美术馆举办,随后规划进京展及国内外巡展。计划展出作品750件,其中征集作品550件,特邀作品200件。本次征集强调作品须为2023年以来的原创新作,每人限提交一件,严禁抄袭以及印刷复制品。面向全国各级公立画院艺术家征集,其中地市

杨晓阳发言 | 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专家组赴山西调研指导

杨晓阳发言杨晓阳认为,此次看到的山西作品整体艺术水准较高。作品展现出生动大胆的艺术风格,既无陈旧之感,也不显沉闷。有些作品摆脱了此前既有模式的僵化束缚,巧妙融合了中国传统写意精神与西方现代主义元素。作品在色彩运用与构图设计上均显大胆创新,时间与空间的处理随心所欲,彰显了艺术家的自由表达与创新精神。特别是山西年轻作者表现亮眼,不拘泥于传统框架,与全国美展中年轻人的保守态度颇为不同。作品虽规模不大,却

齐英贵发言 | 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专家组赴山西调研指导

齐英贵表示,山西省书画院近年来业务成果显著,多人入选全国性展览及获得荣誉。为备战“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画院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目前已收到本单位画家、院聘画家及联盟单位画家提交的近80幅作品。这些作品凝聚了画家们的智慧与心血,展现了山西美术的最新成果。期待通过此次展览,进一步推动山西美术事业的发展,加强与全国画院系统的交流与合作,希望各位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刘万鸣发言 | 画院文献展座谈会在中国国家画院召开

刘万鸣发言刘万鸣首先肯定了“回溯——广州画院暨青苗计划文献晋京展”的成果,称其体现了宋陆京院长高效的组织能力。他说,广州画院历史底蕴深厚,此次展览为画院文脉的系统化梳理奠定了基础。谈及全国画院发展,刘万鸣回顾了新中国画院的历史,认为画院在不同时期对国家美术创作起到了核心支撑作用。他对比画院与高校的定位差异,认为画院画家群体多出身院校,但在艺术创作实践中,形成了有别于院校体系的独特发展路径。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