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岗发言: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在京开幕 李岗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导师,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肩负承上启下的使命,共同传承中国国家画院的优良传统,将前辈们的艺术精髓和教学经验发扬光大,还要紧跟时代步伐,勇于站在潮头,与学员们一起奋进。前辈导师的提灯引路与求学者的求索奋进,共同见证着中国国家画院教学精神的传承谱系。众多地方美术骨干、机构管理者在此淬炼成长,印证着中国国家画院作为中国美术教育重要实践平台的价值。导师不仅是技艺传 专题报道 2025年04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67 浏览
曾来德发言: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在京开幕 曾来德以“创业艰难百战多”为题回忆了中国国家画院初创时期的发展历程以及为建构教学体系进行的诸多探索。他分享了组织首届学员赴四川巴中写生,以及组建中国国家画院教学导师团队的实践,并表示,教学工作的开展为中国国家画院的繁荣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为全国各个美术专业机构培育、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和中坚力量。导师工作室的每一位导师,用心对每一位学员从人格、技术、学术等全方面进行引导和培育,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如今, 专题报道 2025年04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64 浏览
邱雷发言: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在京开幕 邱雷回顾了中国国家画院开创性地建立导师工作室制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历程,并谈道,本次教学回顾展自2月份开始面向历届导师工作室全体导师和学员进行作品征集,得到了积极反馈,共有百余位导师参加了此次展览;收到学员投稿作品千余件,经过专家评审组的初评、复评,最终甄选学员作品近400件。此次展览分为三个展区,清晰展现了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的师承脉络和发展演变,集中陈列了历年导师工作室授课 专题报道 2025年04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53 浏览
刘万鸣致辞: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在京开幕 刘万鸣表示,中国国家画院教学培训部自2004年成立至今,已形成“一核多元”的教学体系,即以名家导师工作室为核心,覆盖多元的艺术门类。通过“导师工作室+高级研修班+访问学者”的立体化培养模式,打造了“理论与实践并重、传统与当代融合”的教学品牌,培育出大批美术领域的骨干力量。中国国家画院教学以“三个融合”作为育人理念和标准:融合传统师徒制与现代学院教育,以“口传心授”传承技艺精髓;融合专业训练与人文素 专题报道 2025年04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55 浏览
燕东升致辞: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20年教学回顾展在京开幕 燕东升在致辞中对中国国家画院的教学工作表示肯定。他谈道:“20年来,中国国家画院的教学成果斐然,始终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秉持‘因材施教、高端起步、技道并进’的理念,融汇传统师承与现代教育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在业内乃至社会各界享有良好声誉。我们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把好意识形态关,多年来的开学第一课都是由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 专题报道 2025年04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56 浏览
艺术品如何“修复”心灵? 艺术品如何“修复”心灵?审美沉浸:激活感官的净化力,视觉疗愈:观赏一幅油画的光影流动、雕塑的肌理质感,能瞬间将人拉入“心流”状态,剥离现实焦虑。 专题报道 2025年04月06日 358 点赞 0 评论 3724 浏览
于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物画回望及其当代价值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物画回望及其当代价值思考于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人物画创作,塑造了不同时代的经典艺术形象和叙事情境。其间既有随社会价值判断而发生的观念变革,亦有画理画法层面的技法演进,具体呈现为其对历史语境与社会现实不断塑造、契合的进程中,在中国画本体语言层面完成笔墨程式的调适与人物造型形神观的衍变。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需要新的文艺作品,更需要适应时代社会的新的艺术表现样式。革 专题报道 2025年03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171 浏览
裔萼:中国人物画在景观社会中的困境与突围 中国人物画在景观社会中的困境与突围裔萼20世纪的中国人物画曾因关注现实、贴近人生而焕发新生,成为画坛主流。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面对“景观社会”的全面冲击,中国人物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突破困境,建构当代价值,反映时代精神,成为亟待探讨的命题。今天的人物画发展面临三重困境:一是传统笔墨语言与现代视觉经验的严重割裂。景观社会的核心是影像霸权。短视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技术塑造了碎片化、即时性的 专题报道 2025年03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184 浏览
高天民:20世纪人物画的现代性诉求 20世纪人物画的现代性诉求高天民20世纪初,中国人的现代意识开始觉醒并迅速积聚。从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到陈独秀的“美术革命”,对现代性的追求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共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这一口号集中体现了对现代性的渴望。在美术领域,“科学”的引入旨在改变中国传统绘画写意的弊端,通过借鉴西方美术,人们试图为中国画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民主”的诉求则体现在文艺的通俗化、大众化上,旨 专题报道 2025年03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227 浏览
尚辉:人物画语言探索的时代课题 人物画语言探索的时代课题尚辉从当下中国画坛的整体看,人物画在语言探索上的步伐似乎陷入了一种停滞状态,一些基本语言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有效破解。有种观点曾颇为流行,认为人物画等同于静物画、风景画,绘画的艺术价值并不在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而在于形式语言探索,在于笔墨语言与结构语言、色彩语言之间形成的某种个性化的张力。这种观点体现了对艺术语言独立性的重视,是现代主义艺术的一种典型价值观。同时也否定了人物画对 专题报道 2025年03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18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