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刘明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刘明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在新时代背景下,知识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人才培养和画院与高校合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课程体系,以适应新时代对新图像的要求。画院与高校的合作意义重大,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学科前沿发展。目前,山东师范大学与中国国家画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旨在加强人才培养和艺术创作,这对实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创作三位一体,保持中国画民族性,与时代同步发展等至关重要。

刘兆武(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刘兆武(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就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模式我提出几点看法:首先,画院与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应共同担负责任,关注高质量艺术人才的培养。其次,双方应互相合作,高校可借助画院的创作经验提升教育质量,高校可以为画院提供学术支持和输送新鲜血液。最后,建议双方共建平台,通过项目合作实现人才培养和完成创作任务的共同目标。期待未来画院与艺术高校形成合力,推动艺术创作与人才培养的融合发展。

邹峰(北京工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邹峰(北京工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画院作为艺术创作与实践的殿堂,汇聚了众多顶尖艺术家与机构。画院艺术家作为专业群体,不仅要在技法上精益求精,更要在学术研究上引领潮流,成为艺术圈的风向标。同时,我们更应关注艺术家的艺术风格、思想和修为。画院的人才培养应差异化、特色化,避免与高校趋同。应深入挖掘和传承各代各画派的艺术资源和人文精神,使之成为画院宝贵的财富。画院应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加强人才培养和艺术实践

张见(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张见(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院长):刘万鸣院长明确指出,中国国家画院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创作平台,强调美术创作需要艺术家投入真挚的情感,这一观点让我深有同感。在美术创作人才培养的广阔领域中,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各自的重要作用,并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画院在选拔人才时,应当秉持开放包容的精神,不拘一格地吸纳各类优秀人才。无论是拥有高学历的专业人才,还是在非学历教育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要致力于非创作型人才的培养,与中国国家画院密切合作后,我们共同培养了一批人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拥有强大的美术史研究团队,能提升学生的美术史素养,拓宽文化视野,并汇聚了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知名学者,为艺术教育提供独特资源。我们正引进国际师资,推进教育国际化。我们期待与中国国家画院深化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并探索博士后联合培养新模式。

王颖生(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王颖生(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院长):在新时代,创作与人才培养的议题显得尤为重要。若能通过广泛讨论,吸纳各方建议,形成有效的规制,无疑将对人才培养和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在人才培养方面,高等院校和画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画院在艺术创作和展览组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组织更加宽松、自由的展览,打破传统展览的限制,让更多优秀的作品得以展现。同时,画院还可以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推动中国艺术走向国际舞台

崔进(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常务副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崔进(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常务副院长):学院与画院在人才培养上各有特色,学院侧重学科精神与文化传承,画院则强调艺术家的社会洞察力与美育直觉,作品风格成熟且内涵深刻。然而,画院招聘时过分看重全国美展获奖与学历,可能忽视真正有艺术天分的艺术家。因此,画院应更关注艺术家的思想与绘画风格的成熟度。同时,结合学院与画院教育,学生虽了解传统知识,但在描绘当代社会时往往力不从心,缺乏对社会的深入关注与真实感受。

李传真(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李传真(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对新时代画院创作和人才培养,我建议建构多元跨界交流平台,通过艺术对话会、专家讲座和联合采风实践,拓宽年轻艺术家的视野,夯实技艺。同时,打造成长阶梯,举办院内跨界创作交流展,建立院外交流合作机制,鼓励青年艺术家投身创作实践,健全奖励机制,激发其创作热情。美术创作还可以学习并利用AI技术,将其作为中国画创新的重要工具。

刘西洁(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刘西洁(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美术工作者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投身于美术创作与人才培养。当前艺术招生选拔趋向行政化和单一化,忽视了艺术人才的特殊性;我们应重视发现和培养真正有天分的学生,确保艺术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中国国家画院应发挥其引领作用,服务于国家文化系统,引导艺术创作与人才培养,提升整体文明程度和文化高度。我们应关注年轻人的活力,共同推动艺术形态的繁荣发展。

郝孝飞(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郝孝飞(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画院与学院紧密相连,共担人才培养与创作重任。面对艺考改革与选拔机制变化带来的挑战,需加强画院与学院的联动,促进招生、就业与创作互动。当前评选机制下,需深刻反思并加强自省。真正的专业发展离不开自省力,需不断反思、调整与改进,中国绘画未来需共同关注与努力,才能展现璀璨光芒。此次会议提供了集思广益的平台,共商应对策略,为推动中国绘画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