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郑艳(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郑艳(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有幸见证并参与新时代的主题性创作,这一批作品不仅融合了艺术性与主题性,还兼顾研究性和学术性。我有幸在2019年策划了石鲁先生的百年艺术展,他一直强调主题创作中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我们是否可以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时代的主题创作中?即新时代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这里的现实主义并非指写实主义,而是指艺术家应展现自己亲历的历史,强调真实情

柳妍(北京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柳妍(北京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中国国家画院立足于研究、创作、人才培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面向生活,完成了大量的创作任务,在接续美术学院培养人才的基础上,推出了一批个性鲜明的人才和优秀作品。中国国家画院一直以来都是北京美术家协会的重要创作支持单位。北京美术家协会作为首都美术界的桥梁和纽带,不断推动着北京地区画院、高校、文博机构等单位的紧密交流与合作,未来希望在实践中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新时

刘海勇(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处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刘海勇(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处长):画院和美院都是国家美术人才培养和创作的重要平台,画院和美院要打破“围墙”,培养具有全面技艺和理论素养的高水平的创作型人才,教育应超越知识传授,成为智慧的交汇点。面对视野、技艺和理论的挑战,我认为要交融文明精粹,重塑经典之学,整合师资,提升教育质量。同时,通过战略合作,画院和美院共享资源,联合培养青年人才,共同申报国家科研课题,拓展艺术传播新视野,共同推进画院与

晁岱双(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古代书法研究所所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晁岱双(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古代书法研究所所长):中国国家画院不仅要培养一流的艺术创作人才,亦需一流的研究人才。加强中国国家画院与博物馆、美术馆、高等院校的合作,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博物馆、美术馆具备典藏资源优势,是提供创作与鉴赏的重要平台。高校具备较强的科研优势,可适当开设文物、博物相关的课程,并建立资源共享渠道,为画院等机构不断输入人才。此外,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互建观摩、创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