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刘明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刘明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在新时代背景下,知识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人才培养和画院与高校合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课程体系,以适应新时代对新图像的要求。画院与高校的合作意义重大,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学科前沿发展。目前,山东师范大学与中国国家画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旨在加强人才培养和艺术创作,这对实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创作三位一体,保持中国画民族性,与时代同步发展等至关重要。

田忠利(北京印刷学院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田忠利(北京印刷学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在品格立院方面的不懈努力,以及陆续开展的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活动,已经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与广泛赞誉。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与艺术发展的摇篮,强调学科建设与交叉融合,致力于知识的创造与艺术的创新性发展。而画院则以其独特的实践导向和社会责任感,在艺术实践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展望未来,画院与高校之间可以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推

蔡拥华(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蔡拥华(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重要性愈发显著。中国国家画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致力于在新时代美术创作中攀登历史、艺术和精神的新高峰。在面向社会的艺术创作人才培养方面,画院的高研班教学尤为关键。教学应注重对中国画本体的深入认识,从方法论上正本清源,引导学员真正理解画谱的精髓与内涵,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技法模仿。同时,要着力

刘罡(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原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刘罡(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原院长):老中青三代画家就当代中国画创作现状进行交流,此组特色为讲真话、直面问题。艺术发展有其规律,中国画亦如此。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艺术交流常态化,AI与影像媒介给画家带来新感受。身为山水画家,深感当下山水画主题性创作需从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经典作品中汲取经验与营养,继承其对山河的情感与探索精神,担起时代责任,向大山的更深处走,对经典作品要再认识、再研究,跟着走、接着走。

王永亮(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王永亮(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艺术创作首先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创作出能够反映人民群众心声、展现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优秀作品。其次要坚持守正创新,不局限于传统,敢于突破,将创新意识贯穿创作始终。我们要紧跟时代,注重内容的创新、样式的创新,也对新的传播媒介进行适应,作品应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人才培养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开拓视野,培养出能为“推进

赵卫(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赵卫(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人才培养是长期任务,而当下画院的当务之急是人才的发现与引进。画院应成为优秀人才的高地,他们应该具有直接出成果的能力。社会上有大量未被发现的优秀青年画家,因现有平台局限,年轻人机会缺失,因此画院应创造适合年轻人展示作品的平台。在创作方面,作品要有个性,特别是在AI的迅速发展下,艺术创作领域保持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是画院系统需要特别注意的,也是挖掘真正有潜力与实力的人才、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