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顾平(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顾平(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当前,画院的创作从过去的集体创作回归到个体创作,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创作实际上都是个体劳动,是艺术家自身的事情,所以对于人才的培养我认为就是要完善自身、提升自身。李公麟跟苏轼、米芾关系都特别好,那就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强调群体氛围的营造,因此画院在人才梯队的建设与正能量创作环境的打造上应该下功夫。顾恺之讲“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这就是说写意精神,即我们要进入

邢少臣(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邢少臣(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中国国家画院的画家应该有责任、有担当,在中国画领域树立引领性和前瞻意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而画。不要凌驾于人民之上,艺术家和其他行业的人民大众一样,都是普通劳动者。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想着人民,不要过分标榜、强调自己是文人,这样多少显得狭隘了。

孔紫(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孔紫(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今天听了大会上的领导讲话以及刚才几位老师的发言特别受益、特别受启发。作品的深度代表了作者的修养以及个人艺术审美的深度,作为一名画家,深入生活是必须的,不能说我们本身就是老百姓中的一员,就不需要深入生活了!每个人的生活经验都是有局限的。要创作出有时代精神的画作,除了向生活汲取营养,还要加强对文学、戏剧、舞蹈等姊妹艺术的学习,这是艺术家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是能够帮助我们找

杨建德 (长沙画院驻北京联络处主任):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杨建德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导师、长沙画院驻北京联络处主任):我提出两点建议:一、各省、市画院和美协应建立新文艺群体组织,加强常态化、有针对性的培训,组织写生采风活动,充分调动新文艺群体的创作热情,打通新文艺群体职称晋升通道

郝孝飞(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郝孝飞(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画院与学院紧密相连,共担人才培养与创作重任。面对艺考改革与选拔机制变化带来的挑战,需加强画院与学院的联动,促进招生、就业与创作互动。当前评选机制下,需深刻反思并加强自省。真正的专业发展离不开自省力,需不断反思、调整与改进,中国绘画未来需共同关注与努力,才能展现璀璨光芒。此次会议提供了集思广益的平台,共商应对策略,为推动中国绘画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