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华(辽宁画院原副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吴云华(辽宁画院原副院长):画院体制现今备受重视,画家应努力创作,承担起国家任务和创作重大题材的责任。画院应建立长久反映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的主题性绘画机制,画家平常就推敲相关主题。 绘画 2024年1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338 浏览
方李(江西画院副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方李(江西画院副院长):新时代画院的创作,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画家创作时不仅要追求技法、技巧上的精益求精,更要有大历史观、大时代观。 绘画 2024年1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338 浏览
宛少军(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宛少军(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画院的创作和人才培养,核心都是创作的问题。在中国国家画院,画家完成国家的创作任务是责无旁贷的事情。像我们这代人的成长过程中,一个突出的思想潮流是强调创新、强调艺术语言、强调个性。画院很多画家可能都面临如何处理主题性创作与自身艺术个性之间关系的问题。因此,中国国家画院首先要完成国家、时代、人民的命题,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到艺术家自身的个性和特殊性,允许艺术家有题材、表达方式 绘画 2024年12月30日 0 点赞 0 评论 338 浏览
林涛(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林涛(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关于艺术创作中画院与高校共建合作与发展的路径,我提议,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利用画院平台加强与各院校的紧密联系。建议在适当的时机,让画院与学院的作品在高校中展示,以此激励学生,同时职业艺术家也能从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中获得启发。期望此类活动能持续举办,促进艺术创作与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 绘画 2024年1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336 浏览
宋陆京(广州画院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宋陆京(广州画院院长):广州画院目前的在职艺术家有一位“60后”、15位“70后”、8位“80后”。目前我们正在招聘,人社局要求我们聘任的画家必须是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这也是我们人才引进所受的困扰之一。 绘画 2024年12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335 浏览
方向(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方向(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主题性美术创作具有叙述国家历史、塑造国家形象、表现时代楷模、彰显中国精神的现实意义,包含着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作为中国国家画院的画家,我们既要完善个人笔墨语言,也要承担主题性创作任务。中国画不应孤立于世界,而应关注社会的多样性,强调学术性与主题性并重、思想性与绘画性并重、传统人文精神与时代性并重,建构符合当代审美和文化精神的艺术语言。 绘画 2024年12月30日 0 点赞 0 评论 334 浏览
高云(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高云(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重大主题创作是艺术家创作代表作的好机会,但挑战性大,需要画家在审美、技法、修养等各方面加以努力,才能创作出有温度的作品。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国家级专业创作研究机构,应该在主流性、学术性和引领性三方面下功夫,发挥引领全国画院的作用,创作出满足社会和大众需求、走在学术前沿、具有时代意义,兼具观念、思想、情感的生动作品。人才培养方面,我建议中国国家画院借鉴当年出台《全国美术馆评 绘画 2024年12月30日 0 点赞 0 评论 334 浏览
王林旭(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王林旭(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众多从艺多年的艺术家成果斐然,却未得到有效推广与总结。新时代画院当承担起推出人才与作品、总结画家成果之责。艺术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我们应坚守水墨精神,并融合科技与传播手段,创作出彰显中国画印记的作品。创作特征关联画家作品面貌、艺术性格、中国人性格与表达特征。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国家级专业美术平台,具有服务人民、全国画院和艺术家的责任,应充分发挥其引导和管理职能。 绘画 2025年01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334 浏览
封治国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建功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青年美术家如是说 封治国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封治国:我为自己的艺术创作能融入民族文化的复兴伟业中而感到无比的自豪近十年来,我有幸参与到多项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为一名“70后”的画家,我为自己的艺术创作能融入民族文化的复兴伟业中而感到无比的自豪。艺术创作需要彰显艺术家的主体意识,也需要一个更为宽广的文化背景。个人创作只有生长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才能实现意义与价值的最大化。在创作这些重大题材的过 绘画 2025年01月14日 0 点赞 0 评论 334 浏览
纪连彬(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纪连彬(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此次座谈会规模宏大,涵盖美术专业内的多个系统,共同探讨美术创作与人才培养的路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促使画家思考艺术发展的方向,不同年龄段的艺术家对艺术标准的认知有别。因此,对于年轻人关于传统接受的方式,画院应宽容以待。在教育方面,不应让学生单纯模仿,而应让其掌握规律并找到自身方向,引导他们在现代创新中扎根传统根脉,找到当代的解读方式,从而真 绘画 2025年01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33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