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王赫赫(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人物画创作室副主任):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王赫赫(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人物画创作室副主任、民革中央画院理事):艺术家需“独持偏见,一意孤行”,明确自身追求。每位艺术家都在思索个人与民族、时代等诸多关系,时代精神并非浅表的时代性,个人创作是时代精神的折射。当代艺术家应在前辈基础上继承扬弃,坚守艺术自律性与不变的内核,要从纵向历史文脉和横向全球化视野中找准定位,思考如何表现中国气派的写意精神,同时加强对传统的深度挖掘和对西方艺术的了解。当代画

晁岱双(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古代书法研究所所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晁岱双(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古代书法研究所所长):中国国家画院不仅要培养一流的艺术创作人才,亦需一流的研究人才。加强中国国家画院与博物馆、美术馆、高等院校的合作,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博物馆、美术馆具备典藏资源优势,是提供创作与鉴赏的重要平台。高校具备较强的科研优势,可适当开设文物、博物相关的课程,并建立资源共享渠道,为画院等机构不断输入人才。此外,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互建观摩、创作、展

刘海勇(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处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刘海勇(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处长):画院和美院都是国家美术人才培养和创作的重要平台,画院和美院要打破“围墙”,培养具有全面技艺和理论素养的高水平的创作型人才,教育应超越知识传授,成为智慧的交汇点。面对视野、技艺和理论的挑战,我认为要交融文明精粹,重塑经典之学,整合师资,提升教育质量。同时,通过战略合作,画院和美院共享资源,联合培养青年人才,共同申报国家科研课题,拓展艺术传播新视野,共同推进画院与

赵建军(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专业画家、教授):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赵建军(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专业画家、教授):画院自成立起便肩负着对国家、人民与社会发展宣传之责,创作是其主项。如何创作出高格调、高品质的作品应从两个方面去探讨:一是传承问题,应继承传统艺术的古意;二是去其糟粕,如程式化、类同化的创作习惯。新时代下,中西文化的交融使绘画创作中的创新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呈现出当代艺术的机缘及其创新发展的精神和形式的意义。对于人才培养,画院的责任是发现人才,提高他们的

邱琳(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邱琳(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通过画院的系列主题性创作实践,我在不同的题材间得到更多锻炼和沉淀。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认识:第一,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创作者,更应关注他人及社会和更多外界的变化,包括对其他领域的学习和理解;第二,关于如何守正创新,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拓展;第三,加强形式内容和文化元素三方面的融合,直至画外之意、弦外之音,也就是主题性创作“意”的表达。

陈明(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座谈会第四组主持人):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陈明(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座谈会第四组主持人):此次座谈会的内容非常广泛,主题兼具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比如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问题、当代画院的发展问题、人才培养问题以及画院与美院之间合作交流的问题等,涉及当代画院发展最关键的几个方面,对画院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第四组分论坛的参会专家主要包含老艺术家、画院专业所的艺术家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艺术理论家,与会者就“新时

刘国旗(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刘国旗(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画院是我国当代美术创作、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全国各级各类画院的艺术家们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脉、坚持守正创新,立足具有现实意义和美学价值的课题

陈鹏(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原副所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陈鹏(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原副所长):画家在展览、创作与交流中见证时代变迁。如今,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画不可避免遭遇困境,但可喜的是,大家心态渐趋平和,也更加清晰了内心对文化的热爱。在当下,我们依然坚守中国传统绘画的内核,恪守传统文化精神,其笔墨内涵与世界其他文化截然不同。新时代,艺术家们得以专注于探寻艺术生命。无论是老艺术家,还是青年人才,都应在这条艺术道路上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石齐(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石齐(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个性是画家应有的特质。画家一生,或专注传统,或倾心创新。传统绘画要突破前人不易,创新之路同样艰难。在教学方面,作为北京画院的画家,我有培养人才的责任,既要引导其掌握基础,也要引导其创新,培养他们去创作。新时代画院同样面临中国画继承与发展的课题,也担负着推动中国画发展的责任,尤其是中国国家画院具有带头作用,应该确立标准,注重艺术作品质量,筛选出优秀的人才,完善人才培养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