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何加林(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何加林(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我认为画家一生应有两个命题:母题和主题。母题是画家个体对社会、对人生的一种发问,是艺术研究和创作的基础。遗憾的是,现在很多画家没有母题,作品缺乏深度和思想性,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缺少情感、缺乏独特性。此外,画家还要有主题,即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尤其对于画院的艺术家来说,创作必须有主题。换一个说法,画院的母题是国家责任和情怀,主题是创作和人才培养。中国是一个诗性的国

顾平(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顾平(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当前,画院的创作从过去的集体创作回归到个体创作,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创作实际上都是个体劳动,是艺术家自身的事情,所以对于人才的培养我认为就是要完善自身、提升自身。李公麟跟苏轼、米芾关系都特别好,那就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强调群体氛围的营造,因此画院在人才梯队的建设与正能量创作环境的打造上应该下功夫。顾恺之讲“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这就是说写意精神,即我们要进入

李庚(李可染画院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李庚(李可染画院院长):在各种会议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画院管理的讨论。但艺术有其自身规律,需要给艺术家更多空间和时间。作为院长,我关心艺术家而非管理他们。艺术需要热爱和培养,否则中国艺术将无法生存。艺术家需要对艺术有深刻认识和热爱,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为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画院作为国家专职的艺术创作研究机构,有义务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其中人才的重要性不

崔景哲(河北美术学院副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崔景哲(河北美术学院副院长):非常荣幸能受中国国家画院邀请,代表河北美术学院参加此次座谈会。河北美术学院是由教育部批准的一所全日制本科美术学院;作为一个试点工程,是第一所民营资本投入中国美院教育的美术学院。作为创作与人才培养的实例,河北美术学院一直加大力度与美术界展开合作。诚挚期待各位老师以及画院代表能与我们达成合作,也欢迎老师们前往学院举办讲座与展览,给予我们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赵奇(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赵奇(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作为老艺术家,我们的成长道路、艺术修为以及与时代的互动,会给年轻一代以影响,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有对艺术的敬畏,要经常性地自我审视,以实际行动、以作品参与到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中。关于主题性美术创作,主题怎么选择,创作如何处理历史与当下的关系,这都是我们需要面对和思考的。我们要在主题性创作中勇于融入自身的认识与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真情实感的艺术作品。

赵培智(中国国家画院油画所所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赵培智(中国国家画院油画所所长):就油画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我认为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才是最佳状态,主题性创作不应脱离画家的日常创作和学术研究方向。与此同时,我们过去的很多主题性油画作品技术上非常娴熟,但依旧缺乏共鸣且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一是缺乏真情实感。二是绘画表现形式陈旧,笔墨当随时代,人民的审美习惯在变化,因此艺术家的表现语言与审美风格也需要变化和发展。创新很难,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