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柳妍(北京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柳妍(北京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中国国家画院立足于研究、创作、人才培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面向生活,完成了大量的创作任务,在接续美术学院培养人才的基础上,推出了一批个性鲜明的人才和优秀作品。中国国家画院一直以来都是北京美术家协会的重要创作支持单位。北京美术家协会作为首都美术界的桥梁和纽带,不断推动着北京地区画院、高校、文博机构等单位的紧密交流与合作,未来希望在实践中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新时

赵建军(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专业画家、教授):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赵建军(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专业画家、教授):画院自成立起便肩负着对国家、人民与社会发展宣传之责,创作是其主项。如何创作出高格调、高品质的作品应从两个方面去探讨:一是传承问题,应继承传统艺术的古意;二是去其糟粕,如程式化、类同化的创作习惯。新时代下,中西文化的交融使绘画创作中的创新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呈现出当代艺术的机缘及其创新发展的精神和形式的意义。对于人才培养,画院的责任是发现人才,提高他们的

陈海良(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创作部主任):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陈海良(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创作部主任):当今书法创作面临边界问题。有不少书法创作的意趣打着创新的名义,有挣脱甚至解构汉字之嫌。汉字的语言系统承载着中华民族理解世界和宇宙的基本框架,在塑造中国人的形式感和审美趣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书法在实用和艺用的双重原则中建构着我们民族的文化之魂,也维系着民族的发展、延续和统一。若只求视觉快感或所谓现代审美而舍弃文字识读性、解构文字,便是舍本逐末,变相利用书法元

陶宏(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副主任):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陶宏(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副主任):此次座谈会开启了新时代国家新美术的新篇章。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国家画院承办的“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即将举办,我有幸作为服务团队中的一员为大家做好服务工作。关于本次议题,我认为创作关键在“创新”与“作为”。“创新”需摒弃陈旧之作,勇于突破自我。“作为”要求作品体现民族、人民、国家、时代、人类、哲学与生命生存的积极向上内涵,展现高水平。我们应突出重围,

晁岱双(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古代书法研究所所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晁岱双(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古代书法研究所所长):中国国家画院不仅要培养一流的艺术创作人才,亦需一流的研究人才。加强中国国家画院与博物馆、美术馆、高等院校的合作,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博物馆、美术馆具备典藏资源优势,是提供创作与鉴赏的重要平台。高校具备较强的科研优势,可适当开设文物、博物相关的课程,并建立资源共享渠道,为画院等机构不断输入人才。此外,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互建观摩、创作、展

于量(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副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于量(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副院长):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充满多样性和复杂性,有着大量新的视觉形象,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情感互动,以及生态文明带来的新景观。另外,社会生活还包含许多主题,需要画家深入观察、体验生活,挖掘背后的故事。我们要关注的不只是视觉形象,还要表现出社会生活的精神内核,让作品不仅能被看见,还能被感受和理解。面对新题材,我们不仅要把握当下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脉搏,还要把传统笔墨语言进行转化

王跃奎(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副所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王跃奎(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副所长):当前,中国画坛呈现出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局面。老一辈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经典力作,树立了艺术创新的典范。年轻艺术家在继承前辈传统的同时,深入思考如何让传统艺术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崭新的形式面貌和审美气质呈现在人们面前,对中国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多样性思考和实践,使中国画呈现出生生不息的活力与生机,为传统中国画艺术创作续力。我们要继续沉潜深挖,不断吸收

刘波(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刘波(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画院之建设,有漫长的历史。今天画院的创立,有近代以来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画发展的大背景,如何生存、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大背景下才有讨论的依托。画院立足于“画”,反思中国画发展历程,进一步激活传统文脉,回到中国人本来自具的创作观念和评价体系,系统整理中国历代绘画遗产,在此基础上,研发并提出新时代的创作、培养、传播方向,是今天画院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此外,对于人才培养,画院的

王赫赫(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人物画创作室副主任):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王赫赫(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人物画创作室副主任、民革中央画院理事):艺术家需“独持偏见,一意孤行”,明确自身追求。每位艺术家都在思索个人与民族、时代等诸多关系,时代精神并非浅表的时代性,个人创作是时代精神的折射。当代艺术家应在前辈基础上继承扬弃,坚守艺术自律性与不变的内核,要从纵向历史文脉和横向全球化视野中找准定位,思考如何表现中国气派的写意精神,同时加强对传统的深度挖掘和对西方艺术的了解。当代画

崔景哲(河北美术学院副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崔景哲(河北美术学院副院长):非常荣幸能受中国国家画院邀请,代表河北美术学院参加此次座谈会。河北美术学院是由教育部批准的一所全日制本科美术学院;作为一个试点工程,是第一所民营资本投入中国美院教育的美术学院。作为创作与人才培养的实例,河北美术学院一直加大力度与美术界展开合作。诚挚期待各位老师以及画院代表能与我们达成合作,也欢迎老师们前往学院举办讲座与展览,给予我们更多的指导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