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11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上表示,文化和旅游消费在扩大消费方面大有可为。“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对于推动我们国家高质量发展,应该说是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孙业礼举出了一组数据: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在文旅部门审批备案的经营主体有31万家,同比增长约4.7%;国内旅游规模达56亿人次,同比增长近

吴东魁先生的这幅《牡丹图》展现了当代大写意花鸟画的雄浑气魄与时代精神

吴东魁先生的这幅《牡丹图》,以浓烈奔放的笔墨与大胆创新的色彩语言,展现了当代大写意花鸟画的雄浑气魄与时代精神。画面中,各色牡丹竞相绽放——紫红如霞、宝蓝似海、金黄耀目、素白如雪,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百花争春”图景。其构图不拘一格,枝干纵横交错,穿插有序,既有传统文人画的疏朗意境,又融入了现代视觉的张力与节奏感。吴东魁先生以“大笔挥洒、泼彩淋漓”著称,此作正是其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

徐涟:融入时代精神 激发人物画创造的新活力

融入时代精神 激发人物画创造的新活力徐涟作为最早成型的中国画艺术形式,人物画最为直接地承担着“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其发展变化最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与历史的进程。一个多世纪以来,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历史大背景中,人物画在题材、语言、风格、观念、材料、形式等方面不断演进,从最初的“借西画改造中国画”到“中西融合”,从20世纪下半叶随美术院校教育而强化的“徐蒋体系”,到新

天道、地道、人道:当代艺术家吴勇的水墨哲学根基、创新之路与无上境界

天道、地道、人道:当代艺术家吴勇的水墨哲学根基、创新之路与无上境界——从琉璃厂置顶前列点击率高说起 一生道,道生万物。这一哲学命题在吴勇先生的水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天道万物始,地道万物生,人道万物成”。将“天、地、人”三才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了现当代水墨艺术探索的高度。吴勇先生的水墨山水作品在《北京琉璃厂》平台置顶前列、点击率居高,印证了公众关注度与当代

黑白道一蒋志𠓾笔下的野牦牛

蒋志鑫,号蛮牛、元鹤、艺名黄土魂、顽石。1949年生于甘肃平凉。1974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1983年在北京画院进修,师承王文芳、贾又福、周韶华导师,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法国国际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蒋志鑫洪荒画派开拓者。其作品以原始的野性与壮美为表现风格,高迈雄浑,激情奔放,气势恢弘,大朴入臻,是中国画坛以书入画、以大写意手法表现洪荒山河的开创性艺术家。

艺术品如何“修复”心灵?

艺术品如何“修复”心灵?审美沉浸:激活感官的净化力,视觉疗愈:观赏一幅油画的光影流动、雕塑的肌理质感,能瞬间将人拉入“心流”状态,剥离现实焦虑。

明朝狂人徐渭的水墨荷花“荷”你一起,好运“莲莲”!

这个夏天,荷花不再只是湖畔池中的静谧风景,更悄然走进了我们的日常,成为诗意生活的点睛之笔。捧一束清雅荷花漫步公园湖畔,随手一拍便是国风大片;携一捧“文气”十足的荷花花束,赠予亲友,传递清雅心意——荷花,正以全新的姿态绽放于城市街头、生活角落。

赵勤玉作品展现深厚底蕴与现代审美意趣的完美融合

赵勤玉这幅山水画作品展现了传统中国山水画的深厚底蕴与现代审美意趣的完美融合。整幅画面气势恢宏,构图严谨而富有层次感,以深远的意境和细腻的笔墨语言,营造出“山高水长、云雾缭绕”的自然胜境。画面中群峰叠嶂,山势雄奇峻拔,远近高低错落有致,通过浓淡相宜的墨色渲染,表现出山体的质感与空间深度。云海弥漫于山谷之间,虚实相生,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空灵缥缈之感,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瀑布从高崖倾泻而下,水势奔腾,

一树花开 百鸟争春—王德芳作品《繁花似锦》的工笔意韵

《繁花似锦》是当代工笔花鸟画家王德芳的代表作之一,画面以清雅婉约的笔触描绘了白孔雀与梅花相映成趣的景象,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华美的艺术意境。整幅作品构图精巧、设色典雅,既承袭了传统工笔画的细腻技法,又融入了现代审美对诗意与气韵的追求,堪称工笔花鸟画中的佳构。画面中,一只洁白如雪的白孔雀立于枝头,羽翼舒展,尾羽轻盈飘逸,仿佛在春风中微微颤动。其姿态优雅从容,眼神温润含蓄,流露出高贵而不失柔美的气质。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