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郭健濂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建功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青年美术家如是说

郭健濂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郭健濂:扎根本土,确立与时代相应的表达方式我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既是全方位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又是自身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开始逐步觉醒的一代艺术工作者。我们不断地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中西文化的交锋和融合中寻找绘画的出路。绘画语言的建构是文化史的产物,审美创造往往是在多种文化背景的融合中才有可能。我想,这应该也是我们今天青年艺术家的文化使命。对于我们青

封治国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建功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青年美术家如是说

封治国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封治国:我为自己的艺术创作能融入民族文化的复兴伟业中而感到无比的自豪近十年来,我有幸参与到多项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为一名“70后”的画家,我为自己的艺术创作能融入民族文化的复兴伟业中而感到无比的自豪。艺术创作需要彰显艺术家的主体意识,也需要一个更为宽广的文化背景。个人创作只有生长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才能实现意义与价值的最大化。在创作这些重大题材的过

张立辰(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张立辰(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世纪以来,中国画历经了很多波折,也取得了诸多成就,并逐渐厘清了中西绘画的差异,明确了回归传统对中国画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中国国家画院在全国美术创作中具有权威性,不仅倡导创作创新,更在传统文化、民族意识等理论观点方面卓有建树。办好画院关键在人才,画院应围绕民族文化艺术去发现、吸引、培养人才,而这与艺术教育的方法紧密相关。因此,画

李宝林(中国国家画院院委):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李宝林(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画院的核心工作在于出作品与人才,积蓄优秀人才是重中之重。画院领导需无私、有伯乐之能、爱才且具前瞻眼光。选画家时,其对画画的热爱、痴迷、勤奋等品质尤为关键,画家作画要有精品意识,画院画家还应在画画与做人上树立榜样。人才是出好作品的基础,领导者、组织者和理论家的正确导向与理论支撑更为重要,比如此次座谈会的召开,就会对今后各级画院的创作以及人才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画院创

李延声(中国国家画院院委):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李延声(中国国家画院院委):1981年,我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正式参加中国画研究院筹备组工作,至今已40余载。我有幸就读过三所美院,接受不同教育,受教于关山月、潘天寿、蒋兆和、李可染、叶浅予、黄胄等诸位先生。艺术的成功与否要通过社会和时间的检验,很多成功经验目前在理论研究方面尚属空白,中国国家画院应该组织大家对前辈艺术大家的成功经验进行研究、总结学习,这既有利于画院学术研究,又有助于国际交流

邓嘉德(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邓嘉德(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我自2004年进入画院工作,见证了画院从中国画研究院到中国国家画院的转变,历任院长虽倡导重点各异,但基本框架皆以传承为基础,以继承发展为目的。刘万鸣院长重点强调经典与品格,对继承与发展提出更为具体明确的标准。中国画的工笔与大写意皆有完整的语言体系,其发展是基于前人基础的自然延伸,我们当下的任务也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拓展。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关键是为其指明

郭石夫(北京画院艺委会委员):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郭石夫(北京画院艺委会委员):人们的认知水平与创作的方向有着直接关系。传统是文化的根基,中西绘画各有长处,不同画种有自身边界,画家应明确自己所在画种的边界并深入研究。在培养青年方面,师父带徒弟的方式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学习的传统,这不仅是艺术技法的学习,更是文化传统、艺术理念、创作精神的传递和继承,新时代画院也应继承这一优良传统。艺术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退休,老艺术家们反而能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艺术创作和

石齐(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石齐(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个性是画家应有的特质。画家一生,或专注传统,或倾心创新。传统绘画要突破前人不易,创新之路同样艰难。在教学方面,作为北京画院的画家,我有培养人才的责任,既要引导其掌握基础,也要引导其创新,培养他们去创作。新时代画院同样面临中国画继承与发展的课题,也担负着推动中国画发展的责任,尤其是中国国家画院具有带头作用,应该确立标准,注重艺术作品质量,筛选出优秀的人才,完善人才培养的体

王林旭(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王林旭(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众多从艺多年的艺术家成果斐然,却未得到有效推广与总结。新时代画院当承担起推出人才与作品、总结画家成果之责。艺术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我们应坚守水墨精神,并融合科技与传播手段,创作出彰显中国画印记的作品。创作特征关联画家作品面貌、艺术性格、中国人性格与表达特征。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国家级专业美术平台,具有服务人民、全国画院和艺术家的责任,应充分发挥其引导和管理职能。

赵卫(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赵卫(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人才培养是长期任务,而当下画院的当务之急是人才的发现与引进。画院应成为优秀人才的高地,他们应该具有直接出成果的能力。社会上有大量未被发现的优秀青年画家,因现有平台局限,年轻人机会缺失,因此画院应创造适合年轻人展示作品的平台。在创作方面,作品要有个性,特别是在AI的迅速发展下,艺术创作领域保持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是画院系统需要特别注意的,也是挖掘真正有潜力与实力的人才、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