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唐朝轶(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唐朝轶(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我感恩能作为中国国家画院的一员,见证新时代美术的发展。作为书法篆刻所的艺术家,我认为书法能够很好地表现主题,我们近年来举办的“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就是一个成功的主题性展览。作为青年艺术家,我非常希望画院系统如果有可能,可以鼓励退休老艺术家对年轻艺术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这样我们能够真切感受和学习老一辈艺术家对于艺术创作的真诚与敬畏,以及从

陶宏(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副主任):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陶宏(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副主任):此次座谈会开启了新时代国家新美术的新篇章。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国家画院承办的“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即将举办,我有幸作为服务团队中的一员为大家做好服务工作。关于本次议题,我认为创作关键在“创新”与“作为”。“创新”需摒弃陈旧之作,勇于突破自我。“作为”要求作品体现民族、人民、国家、时代、人类、哲学与生命生存的积极向上内涵,展现高水平。我们应突出重围,

郑庆余(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副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郑庆余(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完成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既有时间的跨度,又有涵盖的广度。从中可以折射出当代工笔画主题性创作的题材主要基于新中国的重大事件、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以及新时代以来社会发展的新景象,同时反映出人民乐观积极的精神取向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这些共同渲染了主题性创作的底色。在创作手法方面,这些作品大多以现实主义为主,彰显了扎根生

刘波(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刘波(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画院之建设,有漫长的历史。今天画院的创立,有近代以来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画发展的大背景,如何生存、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大背景下才有讨论的依托。画院立足于“画”,反思中国画发展历程,进一步激活传统文脉,回到中国人本来自具的创作观念和评价体系,系统整理中国历代绘画遗产,在此基础上,研发并提出新时代的创作、培养、传播方向,是今天画院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此外,对于人才培养,画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