郐振明(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新疆美术家协会主席):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郐振明(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新疆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新疆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作为艺术创作的高地与人才宝库,承载着展现国家艺术高水平创作的重任。同样,各省级画院也代表着当地艺术的创作高峰。这些画院需以精品力作支撑其主导地位,责任重大。 绘画 2024年12月25日 57 点赞 0 评论 3708 浏览
李宝林(中国国家画院院委):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李宝林(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画院的核心工作在于出作品与人才,积蓄优秀人才是重中之重。画院领导需无私、有伯乐之能、爱才且具前瞻眼光。选画家时,其对画画的热爱、痴迷、勤奋等品质尤为关键,画家作画要有精品意识,画院画家还应在画画与做人上树立榜样。人才是出好作品的基础,领导者、组织者和理论家的正确导向与理论支撑更为重要,比如此次座谈会的召开,就会对今后各级画院的创作以及人才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画院创 绘画 2025年01月08日 0 点赞 0 评论 3389 浏览
张立辰(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张立辰(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世纪以来,中国画历经了很多波折,也取得了诸多成就,并逐渐厘清了中西绘画的差异,明确了回归传统对中国画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中国国家画院在全国美术创作中具有权威性,不仅倡导创作创新,更在传统文化、民族意识等理论观点方面卓有建树。办好画院关键在人才,画院应围绕民族文化艺术去发现、吸引、培养人才,而这与艺术教育的方法紧密相关。因此,画 绘画 2025年01月08日 0 点赞 0 评论 3177 浏览
李延声(中国国家画院院委):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李延声(中国国家画院院委):1981年,我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正式参加中国画研究院筹备组工作,至今已40余载。我有幸就读过三所美院,接受不同教育,受教于关山月、潘天寿、蒋兆和、李可染、叶浅予、黄胄等诸位先生。艺术的成功与否要通过社会和时间的检验,很多成功经验目前在理论研究方面尚属空白,中国国家画院应该组织大家对前辈艺术大家的成功经验进行研究、总结学习,这既有利于画院学术研究,又有助于国际交流 绘画 2025年01月08日 0 点赞 0 评论 2533 浏览
王镛:墨有心香·贾广健作品展 贾广健的花鸟画艺术,在当代中国画坛中独树一帜,尤其在写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上,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探索案例。 绘画 2024年11月27日 106 点赞 0 评论 2262 浏览
张宜(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张宜(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新时代画院面临的机遇是当代社会艺术的繁荣,面临的挑战是艺术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化、数字化场域中应对观念和媒介等多种巨变,在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基础上对所遭遇困局进行“破局”与“新生”。 绘画 2024年12月25日 105 点赞 0 评论 2010 浏览
巫卫东(兰州画院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巫卫东(兰州画院院长):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新时代每一位画家应该遵循的艺术创作方向。从1993年开始,兰州画院就组织画院画家着重打造了“丝绸之路万里行”和“大河上下万里行”主题创作的写生采风活动 绘画 2024年12月27日 57 点赞 0 评论 1859 浏览
乔宜男(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乔宜男(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此次会议体现了中国国家画院对全国画院系统及艺术院校的重视与担当。画院需要关注自身年展,检阅创作水平,发挥原创性与艺术性。 绘画 2024年12月25日 237 点赞 0 评论 1715 浏览
莫晓松(北京画院原副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莫晓松(北京画院原副院长):画院应鼓励画家以修养、精神和人格为技巧之基,深入生活,捕捉时代气息,再通过视觉转换,创作出深受民众喜爱的作品。 绘画 2024年12月26日 104 点赞 0 评论 1671 浏览
许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原副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许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原副院长):画院所提供的丰富资源和优越环境,对于孕育美术精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画院与高校虽然各具特色,难以完全融合,但二者在培养艺术人才方面有着共同的使命。将高校的教学资源与画院的实践平台相结合,尤其是通过参与主题性美术创作,无疑是培养杰出艺术人才的有效途径。中国国家画院的高研班及一系列教学培训活动,生动展现了学生们主动求知、积极创作的热情。这种学习模式与院校中传统的 绘画 2024年12月28日 124 点赞 0 评论 1669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