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桔 (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张秋桔 (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目前福建省画院的主要工作有四点:一、开展主题创作活动。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福建省历史人物主题创作、新时代·清新福建主题创作、海上丝绸之路及海洋文化主题创作。 绘画 2024年1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21 浏览
李传真(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李传真(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对新时代画院创作和人才培养,我建议建构多元跨界交流平台,通过艺术对话会、专家讲座和联合采风实践,拓宽年轻艺术家的视野,夯实技艺。同时,打造成长阶梯,举办院内跨界创作交流展,建立院外交流合作机制,鼓励青年艺术家投身创作实践,健全奖励机制,激发其创作热情。美术创作还可以学习并利用AI技术,将其作为中国画创新的重要工具。 绘画 2024年1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20 浏览
王万成(甘肃画院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王万成(甘肃画院院长):针对当前艺术领域的问题,我有以下认识:画家需静心,减少功利和浮躁,服务国家,培养年轻画家进行新创作。作品应融入真实情感,避免拼凑和涂改。 绘画 2024年1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19 浏览
潘闻丞(贵州画院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潘闻丞(贵州画院院长):画院的工作性质更多是研究创新、培养人才,因此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应该更有画院自己的特点,就是关注绘画本体语言和创新性,并且起到研究、引领作用。 绘画 2024年12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119 浏览
林涛(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林涛(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关于艺术创作中画院与高校共建合作与发展的路径,我提议,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利用画院平台加强与各院校的紧密联系。建议在适当的时机,让画院与学院的作品在高校中展示,以此激励学生,同时职业艺术家也能从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中获得启发。期望此类活动能持续举办,促进艺术创作与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 绘画 2024年1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19 浏览
蒋威(故宫博物院中国画画法研究所所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蒋威(故宫博物院中国画画法研究所所长):画院系统作为美术创作的重要力量,是推动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艺术创作的场所,更是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摇篮。以往画院通过临摹古画、研究传统培养了一批具有深厚传统功底的艺术家,这种教育模式对今天的画院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面对当下中国画的创新问题,我们只能从中国画出发,在深挖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改革,任何立足于其他绘画形式的变革,只能是饮鸩止渴。 绘画 2024年12月30日 0 点赞 0 评论 118 浏览
何加林(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何加林(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我认为画家一生应有两个命题:母题和主题。母题是画家个体对社会、对人生的一种发问,是艺术研究和创作的基础。遗憾的是,现在很多画家没有母题,作品缺乏深度和思想性,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缺少情感、缺乏独特性。此外,画家还要有主题,即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尤其对于画院的艺术家来说,创作必须有主题。换一个说法,画院的母题是国家责任和情怀,主题是创作和人才培养。中国是一个诗性的国 绘画 2024年12月30日 0 点赞 0 评论 117 浏览
姜宝林(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姜宝林(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画院的中心任务就是出作品、出人才,这个题目常谈常新。与时俱进应该是我们对待一切事物的基本出发点,比如说山水花卉,怎么反映我们这个时代大自然的面貌?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应该是怎样的?只要我们这个时代前进了,我们的作品就不能还是老面貌,就必须体现出时代性与新的审美特点。这就需要我们的艺术家在日常创作中保有一种紧迫感或者是长远的创作打算,没有这个我觉得是 绘画 2024年12月30日 0 点赞 0 评论 117 浏览
王厚祥(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王厚祥(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此次会议让我收获颇丰,在此提三点建议:第一,建议每年开展画院艺术家短期培训,邀请大家、学者进行授课,内容可涵盖美学、哲学以及他们的研究思想等多方面;第二,组织好每年的采风活动,所在单位应切实起到细致规划和有效组织的作用;第三,画院应多开展面向国家级场馆、文博单位、收藏单位的创作活动,为国家留下更多经典作品。总之,进一步提升画院艺术家的综合素养与创作水 绘画 2025年01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117 浏览
纪连彬(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纪连彬(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此次座谈会规模宏大,涵盖美术专业内的多个系统,共同探讨美术创作与人才培养的路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促使画家思考艺术发展的方向,不同年龄段的艺术家对艺术标准的认知有别。因此,对于年轻人关于传统接受的方式,画院应宽容以待。在教育方面,不应让学生单纯模仿,而应让其掌握规律并找到自身方向,引导他们在现代创新中扎根传统根脉,找到当代的解读方式,从而真 绘画 2025年01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11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