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田忠利(北京印刷学院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田忠利(北京印刷学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在品格立院方面的不懈努力,以及陆续开展的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活动,已经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与广泛赞誉。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与艺术发展的摇篮,强调学科建设与交叉融合,致力于知识的创造与艺术的创新性发展。而画院则以其独特的实践导向和社会责任感,在艺术实践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展望未来,画院与高校之间可以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推

于量(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副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于量(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副院长):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充满多样性和复杂性,有着大量新的视觉形象,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情感互动,以及生态文明带来的新景观。另外,社会生活还包含许多主题,需要画家深入观察、体验生活,挖掘背后的故事。我们要关注的不只是视觉形象,还要表现出社会生活的精神内核,让作品不仅能被看见,还能被感受和理解。面对新题材,我们不仅要把握当下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脉搏,还要把传统笔墨语言进行转化

岳黔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原党总支书记兼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岳黔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原党总支书记兼院长):青年画家在读博期间,常常因繁重的论文和课题压力,而难以充分提升创作能力。鉴于此,建议画院为这些青年才俊提供重返校园、继续深造的机会,通过进修课程或高研班等形式,帮助他们弥补在专业实践上的不足,进一步激发和挖掘他们的创作潜能。同时,画院在面向社会招生、培养人才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并逐渐建立起一套相对规范的培养体系。然而,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艺

刘明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刘明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在新时代背景下,知识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人才培养和画院与高校合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课程体系,以适应新时代对新图像的要求。画院与高校的合作意义重大,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学科前沿发展。目前,山东师范大学与中国国家画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旨在加强人才培养和艺术创作,这对实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创作三位一体,保持中国画民族性,与时代同步发展等至关重要。

刘波(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刘波(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画院之建设,有漫长的历史。今天画院的创立,有近代以来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画发展的大背景,如何生存、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大背景下才有讨论的依托。画院立足于“画”,反思中国画发展历程,进一步激活传统文脉,回到中国人本来自具的创作观念和评价体系,系统整理中国历代绘画遗产,在此基础上,研发并提出新时代的创作、培养、传播方向,是今天画院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此外,对于人才培养,画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