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孔紫(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孔紫(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今天听了大会上的领导讲话以及刚才几位老师的发言特别受益、特别受启发。作品的深度代表了作者的修养以及个人艺术审美的深度,作为一名画家,深入生活是必须的,不能说我们本身就是老百姓中的一员,就不需要深入生活了!每个人的生活经验都是有局限的。要创作出有时代精神的画作,除了向生活汲取营养,还要加强对文学、戏剧、舞蹈等姊妹艺术的学习,这是艺术家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是能够帮助我们找

王兴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王兴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围绕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我建议:首先,我们应共建院校系列展览,打造主题性创作品牌,如重大题材或写意画、工笔画等专题品牌。其次,深入生活,共建国家级写生基地,举办系列性、主题性展览,促进艺术实践与交流。再次,画院应成为集创作、研究、鉴定为一体的学术机构,建立高端人才培养机制,并办好学术刊物。最后,实施协同育人策略,互聘名家名师,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创作质量

申卉芪(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申卉芪(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自今年年初调入中国国家画院后,兴奋之余颇感压力巨大。中国国家画院是国家级的美术创作与研究机构,多年来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对我来说有了更好的向前辈学习的机会。中国国家画院充满活力、蒸蒸日上的创作氛围也激励了我,我会努力研习业务、精进创作,为新时代画院的发展增光添彩。

孙震生(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孙震生(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关于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特征,我总结第一点是时代性,第二点是人民性,第三点是历史性,第四点是艺术性。我们应当如实地反映时代,反映我们的真情实感。站在历史的高度、宏观的高度,对作品质量严要求,对自己负责、对历史负责。艺术性是考验艺术家水平高低的标准,其实主题性创作脱离了艺术性,其他的都是空谈。所以我们进行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时候,应当协调好这几个特性的关系,创作出无

邢少臣(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邢少臣(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中国国家画院的画家应该有责任、有担当,在中国画领域树立引领性和前瞻意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而画。不要凌驾于人民之上,艺术家和其他行业的人民大众一样,都是普通劳动者。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想着人民,不要过分标榜、强调自己是文人,这样多少显得狭隘了。

刘西洁(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新时代画院创作与人才培养座谈会纪要

刘西洁(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美术工作者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投身于美术创作与人才培养。当前艺术招生选拔趋向行政化和单一化,忽视了艺术人才的特殊性;我们应重视发现和培养真正有天分的学生,确保艺术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中国国家画院应发挥其引领作用,服务于国家文化系统,引导艺术创作与人才培养,提升整体文明程度和文化高度。我们应关注年轻人的活力,共同推动艺术形态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