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好,欢迎访问琉璃厂在线! 请登录 , 注册
手机访问
更多产品

艺术家

  • 艺术模块
  • 艺术家
  • 艺术家
琉璃厂在线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四画家联展呈献精品画作六十幅

琉璃厂艺术官网    发布时间:2013-09-06 09:59    来源:新浪收藏

  他们是一群在中国千年笔墨中探索的耕耘者;他们是一群远离时尚潮流浮华名利的苦行僧;他们是一群让艺术旋律张扬喷薄的独行客;他们是敢与历代画坛先贤巨擘对话的思想者。
 
  9月16日,四名著名书画家甄忠义、郑竹三、张爱国、任子千将携手在公共外交关系中心二楼展厅共同举办主题为“不平凡中的——对画”画展。画展上将展出四位画家的精品画作六十幅。
 
  据了解,此次画展由河北美术学院主办,中国艺术评论杂志承办,由著名艺术策展人王显顺先生策展。
 
  河北美术学院院长甄忠义先生是著名书画家,教育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他是中国画坛“朦胧画派”的开创者和实践者。其画作题材多来自农村、民俗和历史,清纯自然甚至充满童趣。其笔法尤其独特,用亦工亦写的手法,在湿画法中表露着民间绘画的质朴,同时又流露出文人画的淡然与清高,展现了极强的密度和张力。
 
  画面初看一团模糊,似乎是一片淡色的墨氤氲纸上,细看却发现其中人物眉眼清晰、表情生动,甚至细腻到竹篓的篾纹、动物身上的皮毛、辘轳上的井绳历历可辨。其意境如梦如烟,却又真情流露。将绘画中的写实与写意两种风格巧妙的合二为一,在中国绘画领域独树一帜。
 
  郑竹三先生是我国著名画家、书法家、美术评论家、作家,河北美院终身荣誉教授。现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称为当代“新文人画”的灵魂人物。他开创性地提出艺术应“古今同构、科艺同构、中西同构”的学术思想,更以相对论和天体宇宙运行之规律为依据,概括出作画应运用“大对比、远对比、奇对比”,以及“心远、意远、境远,”和“边远、角远、层远”的艺术美学;品赏中西绘画,又总结出构成美学三种形象“S”“△”“+”。他的绘画艺术在图式语言上法无定法而自成法,他更遵循了一个“远”字,在最大程度上拉开了自然物象与艺术形象之间的距离,给读者以广阔的艺术欣赏空间。非大贤者、大胸怀者,不可得此境界。
 
  号大爱、白楼居士、封龙山者的张爱国先生书画家,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河北美院教授,封龙山画院院长。他深得范宽的绘画精神,乃是当代中国水墨山水封龙山画派“写意无形”的代表人物。其早期作品恬淡优雅笔致细腻气韵丰沛,已有大师底蕴。天命之后其画风为之一变,苍茫粗粝洞达开阔肆意挥洒,形成了其笔墨厚重豪放,气势磅礴逼人,意态雄深纵横、形象洗练鲜明的独特风格,大师风范喷薄欲出。
 
  真如堂主任子千是河北美术学院教授,宣和画会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被书画界称为“当代禅意画大师”。
 
  任子千隐身于闹市之中,沉迷于古今同构的笔墨精魂之中,几十年如一日苦修不倦,一点一画细致入微,章法布局精雕细琢。以宋元山水之莽莽苍苍为其骨,以西方印象派神韵为其筋,以佛教禅意内核为其魂,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任氏绘画风格;其绘画技巧之细致国内罕有其匹,其浓妆重彩如钢似铁于画坛独立,二者相加之后体现出佛教遍及众生的宽阔意境。将“大、重、拙”的中国艺术之气完美融合。堪称中国当代画坛少有的绘画大师。 
 
  中国国画从诞生以来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她在农业社会的渔樵耕读中穿越,展现的是一种天地自然的和谐与宁静。千年笔墨,瀚海留香,大师辈出,高山仰止,从吴带当风之俊逸,到宋元山水之苍茫,从明清墨彩之婉约,再到民国画派之激辩。中国画几经沧桑,发展至今,竟然走进了“千画一面”的尴尬境地,在高楼耸立机器轰鸣人潮涌动的工业社会,在声光电充斥满眼和“西风东渐”的冲击下,似乎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位置。很多年前,就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国画该往何处去?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命题。
 
  那么,如何才能重拾中国水墨的魂魄?甄忠义、郑竹三、张爱国、任子千四位艺术家的笔墨做了很好的诠释。这四位画家,从一个局部能够彰显中国当代水墨画的“灵魂所在”。
 
  书画艺术在于“创”和“作”两个不同的境界。“创”是追求新意,不管画的是什么。都要有自己的创造,有自己的独特性,有自己的思考和审美,有自己的拓展和发现。无论大小,只要是自己的,就是“魂”。“作”则是简单的克隆模仿。我们不指望所有的画家都能成为一代宗师。但是起码应该有一点,应该是和先贤巨匠相通的,就是要学会“创造”。郑竹三、张爱国、任子千、甄忠义四位画家就是在“创造”上做足了功夫。
 
  当代画坛是一个“鲜花开满原野”的时代,但是在满眼的姹紫嫣红之中,真正能做到“惊艳”的却为数寥寥,“作”者有之,而“创”者寥寥。这其中不乏很多所谓的“大师”级的人物。
 
  其实,衡量一个艺术家的作品的标准不是你做了多少讲座出来多少书,或者是你的作品买了多少钱。而是要看,你的作品中是不是有“魂”,是不是能穿越你的时代。
 
  我们有理由相信,该次画展会给书画艺术界带来一次“魂魄”上的清洗。

(责任编辑:admin)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琉璃厂在线的立场,也不代表琉璃厂在线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