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琉璃厂在线 > 专题报道 >

丹青赋彩歌盛世,翰墨流霞绘华韵

作者:admin 来源: 未知 时间: 2013-02-07 10:40 点击:

丹青赋彩歌盛世,翰墨流霞绘华韵。“华夏墨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经过精心筹备,终于如期举行。对于今日中国画坛来说,可谓是一次时代的艺术盛事。南北方十来位中国画名家荟萃不仅是现当代中国画艺术发展的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场跨时代跨地域跨流派的艺术大展。还是一次从当代对中国画发展的宏观角度切入,同时也对现当代中国画代表性画家的微观研究的具有深远发展意义的学术活动。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博大精深,蔚为大观,经过上千年的历史发展,出现了诸多名家流派与画著,积累了丰富的技法与理论。上世纪初随着“五四”运动爆发,变革传统中国画来创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美术就应运而生了。中国画在变革过程中,大体上沿着两条线行进:一是在传统自身的积累中求突破;一是借鉴西画,融汇中西。虽然融汇中西者在艺术上的成熟和完善,远不及在传统自身积累中求突破者,但他们突出体现了时代精神,其开拓性意识具有深远的划时代的意义。

  “华夏墨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参展的十六位当代中国画名家陈佩秋,陈家泠,徐希,杨明义,李小可,刘大为,赵准旺,王玉良,王晓峰,张静伯,张友宪,范扬,乐震文,白晓军,陆春涛,范治斌,他们年龄跨度达半个世纪,在全国或地方均有较大影响,为国内外艺术界注目,代表了上世纪初至今的几代中国画家,也呈现了中国画艺术跨世纪的发展轨迹。

  陈佩秋先生九十高龄宝刀不老,老当益壮。她仍然以饱满的创作热情,用精炼的线条和传统的笔墨,泼墨混合工笔和写意的技法,配合西方绘画色彩与点线面等西方构成因素共同运用,去描绘景象的质感、体积和动感。其书法作品更是金钩铁笔,别开生面。

  陈家泠先生的作品虽然多是花鸟题材,但是他将中国古代壁画和西方水彩技法相融,时尚的审美与中国画的意韵相融,利用水墨在宣纸上的晕化特征,将有意安排的具体物象和笔墨的自然渗化对形的突破,进行具象与抽象两种元素并置,以构成形式的线条,鲜明雅致的色调,精心布局的块面,营造出空灵、极简的意境,又使画面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

  徐希先生的作品将西方当代水彩与中国传统水墨技法相结合,两种抽象技巧共同形成鲜明的个性色彩,通过不同物体之间张力关系的把握,以及对表现形式的韵律化抽象技法,追求空间平面化。

  杨明义先生以没骨画法,结合版画中黑白灰的强烈对比效果与西画所倡导的点线面的构成,来表现江南水乡的特有韵味。他的画法简练,但内容又非常丰富;他的用笔走线抒畅,以形写神,丝丝入扣;他的用墨一反传统,自创渲染之法,突显江南的湿润之气。

  李小可从画面的二维空间入手,用半抽象、模糊又富于象征性的艺术形象,通过主观的分解、综合,用线的分割与连接构成了节奏有序的画面,通过处理画面各要素之间的形、线、点、面、空间、黑白、虚实、曲直、动静等抽象结构关系元素,不再拘泥于细节,拘泥于阐释,而是把山水实景转化为具有新审美意义的视觉形象。

  刘大为先生作品笔墨婉转自然、生动传神。笔意精妙、线条抑扬顿挫、起伏波磔 ,对于工笔和写意的双项兼长,在作品中常常表现为工笔与写意技巧一体化,加之扎实的造型基础与西方构图原则的融入,使其作品成为中国画坛现实主义表现的典型。

  赵准旺先生的艺术经历,必然决定着他应对中西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进行深省,并在作品中显现出来。他的作品可以明显看出融入了诸多西方色彩学的理念和形式构成法则,打破了传统中国画对水墨的偏好,对色彩的忽视,形成富有个性的当代中国画。

  王玉良先生的作品虽然以佛像为主要题材,但多取北魏造像,所以佛像姿态和神情肃穆庄重、纯洁亲和、变化微妙。在形象表现上,他将线与块面造型结合,使中西方表现手法在此处融合,体面关系自然地转化为传统中国画的墨分五色,层次丰富,意味十足。

  王晓峰的作品带有一股浓郁的北国乡土气息,他把山石的肌理、山脉的走向描绘得清清楚楚,树木的枝枝叶叶、建筑物的局势风格勾勒得一丝不苟。然而,他的作品并不显得拘谨,而是以恢宏的布局使画面开阔,以流水行云增强动感,再现祖国壮美河山的神景奇观。

  张静伯紧紧掌握住中国画语言的造型原则,人物、花鸟等实体以工笔细线塑造,设色上则突破工笔画惯用的平面涂染法,融入写意性的写法和渲染法,以简淡色彩和大面积的浓淡墨渲染,在勾染中吸纳西画的明暗关系手法,增强物象质感,暖色与墨块对比,加之不同的肌理效果,表现出北方秋冬特有的色调与氛围,冷清幽静又富含别样意味。

  张友宪以人物画为主,形象趋向变形、稚拙, 用墨用色夸张, 但骨线保留, 为基本的画面构成,使整幅作品富有骨气各种传统笔法,通过不同物象如传统的隐士、仕女、儿童、松树等展现,笔力遒劲,格调高古,笔墨之中满含精、气、神,与其始终追求的传统为上相一致,在当代中国画画坛纷繁万象中,独树一葩。

  范扬将“禅”的思想作用在绘画艺术上,通过笔墨的渲染及墨色的浓淡、干湿来表现出一种飘逸感,使绘画充满了性灵的闪烁,从画中能体会到一种平中见奇、以减代繁、以少胜多的禅意。

  乐震文常常以灵活地挥写或长或短,或重或轻的线条,细腻逼真地勾勒出景物。山水中的基本构成——石、树、泉、云,在画中满满当当,但又恰到好处,同时通过叠加的技法和物体之间的穿插,造成了一种群山相连,层次分明而又延绵不绝的感觉,加上画家注意留白和大量地使用点笔的技法,使画面呈现一种透明的视觉效果。

  白晓军多以桂北山水、漓江人家入画,独创桂林山形体貌特有的表现笔法与墨气,以刚硬苍劲的线条和浑厚沉雄的彩墨,留白、淡彩、淡墨与浓墨排叠,随山体之走势而呈现浓淡、色泽之变化,运用多种皴法,注重虚实对比和画面的分割与层次感,以游动的视点,创造具有景深和突兀,浑厚苍茫、气势撼人的意境,表现出寓清幽于苍茫之中的“新的山水”和现世山水。

  陆春涛作为新海派代表性画家,其作品突破传统花鸟画的藩篱,强调平面形式的装饰美感,在东方审美与西方绘画之间寻找现代潜质的绘画性。其近年来的荷塘系列,可以看出海派的传统元素、东洋水墨因素以及现代绘画的构成等因素对其的影响,他以设计性、装饰性的墨色关系处理,发挥墨色浑染的满构图,改变传统山水画的惯性审美心理,使作品散发出湿漉漉的荷塘气息,把画家内心的感受从客观物象中解放出来。

  作为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范治斌的艺术之路必然面临着时代与艺术环境的冲击,他的作品更多的表现出一种“杂糅”,题材上有人物、山水、花鸟、风景和人体淡彩,形式上有中西两种“传统”构图,又兼容二者之意趣形式的构图新式样,将西式坚实的造型与中国传统的自由用笔、水墨意趣相结合,用不同灰色在水墨画中的微妙变化,表达他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

  丹青之妙,不可言尽,艺无古今,质沿古意,文变今情。在众画家作品前,我不由感慨,欣逢盛世,期遇良时,正是当今的盛世造就了当今中国画坛的繁荣昌盛,愿中国画创新发展越来越好!祝“华夏墨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圆满成功!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